三人在北大、清华门口高举”“乙肝”“歧视”组成“囧”字
清明节最后一天,几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脸贴白色面膜,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门口,手举“乙肝”“歧视”两块牌子和一块方形黑色展板,构成一个“囧”字,讽刺大学招生中的乙肝歧视。(4月12日 浙江在线新闻)
“囧”被誉为“21世纪最牛的一个字”,它的基本意思是“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指处境尴尬。”几名大学生选择在北大、清华门前用“囧”字抗议名校招生“乙肝歧视”,十分贴切,因此才会有此轰动效应,但是“乙肝歧视”怎一个“囧”字了得。
中国现在乙肝病毒携带者有1.2亿,占总人数的1/10,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一部“乙肝歧视”的历史就是一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申诉史。著名的“乙肝歧视”案例有两个,一个是安徽大学生张先著考公务员乙肝歧视事件,另一个浙江大学学生周一超因乙肝歧视的杀人事件。其实参与抗议或者申诉的主要群体是大学生,原因是“乙肝歧视”事件主要发生在“升学和就业”上。高校招收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时、公司和单位招聘大学生时,人为设定不接受“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门槛,成为乙肝歧视事件的导火索。
尽管“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日常接触不会被传染”的观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尽管《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规定,乙肝病毒携带者除了不能献血或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并不能视为现症肝炎病人处理;可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升学或者就业上还是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究其根本原因是人们害怕被传染的恐惧心理战胜了理性选择。
“乙肝歧视”是一个社会问题,要扭转人们的心理恐惧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方面还需加大防治乙肝的宣传力度,让更广大的群众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乙肝,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日常接触不会被传染”;另一方面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坚决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以免让人们心理恐惧之上再加上一层心理阴影。(黄朝峰)
(责编:刘宝琴)
- 2009-03-14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不在于一个称谓
- 2009-03-24市场经济歧视穷人是个伪命题
- 2009-03-26“美人癖”是资本制造的种族歧视
- 2009-03-13北京应该带头消除就业歧视
- 2009-04-10“淑女教育”红火或因“性别歧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