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大学简历注水折射社会严重诚信危机
www.fjnet.cn?2009-04-15 08:53?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吸引招聘人员的注意求的一份好工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往简历中“注水”。面对此种有增无减的现象,专家与用人单位大都表示此种行为有碍于用人单位选才,甚至有损大学生人格。(搜狐网4月13日)

  我大学虽然还没毕业,也没亲身经历招聘现场“人山人海”的骇人情境,但也早早的知道什么叫“就业严峻”,什么叫“万里挑一”,特别是今年还遇上金融危机,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大学生简历“注水”的事情常有所闻,而现在有着愈演愈烈之状。大学学子们对此大都表赞同,原因大都指向用人单位要求工作经验、要求年龄、要求成绩等苛刻条件,而这些又是大部分学子们无法企及的。另外专家与用人单位们观点基本趋于一致:否定“注水”的大学简历。但是,亲爱的专家与用人单位们,在你们大举否定摒弃之旗,一味“大言不惭”数落“教育”大学生时,你们是否先曾拿块明镜来照照自己,是否对社会存在的类似现象做到刨根究底?

  其实,大学简历“注水”所折射出的是当今社会出现的严重诚信危机。

  在此,我们不妨重新回顾一下刚淡去不久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了尽可能地谋取最大暴利,作为中国乳制品的龙头企业“三鹿”竟然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致使婴儿泌尿系统结石,严重的甚至死亡。接着便“一石激起千层浪”,“蒙牛”“伊利”等众多重要乳业品牌也纷纷证实添加了“三聚氰胺”。这些所谓的大企业大品牌不断加重自身企业形象的投资,青睐于以各种手段往“形象工程”中“注水”,有多好就夸多好,没那么好也尽量想方设法吹那么好。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部分报刊电视也热衷于替这些大企业形象“注水”工程提供平台。在未出事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特别节目“中国制造”还首推三鹿!众多明星也极其乐意担当“代言”一职,事后明明坦言不会用其代言产品,但一上镜头却一反常态昧着良心说大话。难道这些都不在“注水”工程的范畴之内吗?

  另外,某些企业也有“注水”嫌疑。据报道,现在的招聘会上,大多企业美其言为缓冲经济危机中应聘者就业压力而来招聘,但其实却是“招而不聘”,其招聘岗位招聘信息都只是“布景”,事实只想借招聘的名义做宣传或者“响应政府号召”,走过场赚补贴。真想大声问问这些企业们,既然你们能厉声呵斥大学生简历“注水”,那为什么就不能在埋怨在制止的同时先审视一下自己端正一下自己呢?

  证券市场也不乏“注水”现象,在实践中,有些上市公司通过操纵信息,要么捏造虚假信息,要么对重要信息进行隐瞒,要么对信息进行吹嘘“注水”,进而糊弄迷惑群众,不但损害了投资群众的利益,更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还有咱平民百姓难以企及的官场、一般人专业知识难以比拼的大学老师们某某领域专家们,也或多或少地参与并深陷“注水”工程不能自拔。扪心自问,你们的大会报告、学术论文、专业研究有多少是真正出自你们自己的双手?又有多少是完全真实毫无吹嘘毫无粉饰?

  大学生在简历里“注水”,无非是想更好地应付某些招聘单位开出的的苛刻条件,在堆积如山的简历中能稍微吸引一下招聘人员的眼球,加大找到好工作的期望值。但某些企业、某些专家、某些官员,你们往自己“简历”中“注水”的经历不也很丰富吗?对比大学生简历注水尚是找好工作的简单初衷,你们的行径已不是简单的“注水”,而是造假、欺骗!不但损害了群众的基本利益,有的甚至祸害群众身心健康危及宝贵生命。

  “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社会大部分单位、人士都能时时刻刻以身作则,真真正正坚持诚信为本原则,以挽救日趋严重的社会信用危机为己任,那么,现在还需在此谈大学简历造假现象的不是吗?(徐燕凤)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