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降温仅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吗
www.fjnet.cn?2009-05-31?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漫画  资料图片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预计,今年全国高考人数仍将超过1000万人。但最新数据显示,除了广东、江苏、重庆等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据2009年5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

  笔者发现,《中国青年报》5月29日刊发的这篇题为《“高考降温”的背后》的报道,近日被媒体竟相转载,而且标题更加赫然醒目:《大学生就业难促多数省份高考人数减少》。一些媒体报道在核心提示中更是直言不讳地称,高考人数减少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就业难让学生转变了观念。

  愚以为,仅凭报考人数减少还不足以定下“高考降温”的结论。准确地说,金融危机境况之下的就业难,仅是影响高考报考人数减少的因素之一,且很微浅。多数省份报考人数下降,只是人数的正常回落,与“高考降温”根本不挨边。我可以妄自断言,在中国社会,只要“官本位”思想继续存在,只要人治体制不被彻底铲除,高考将会无休止地“高烧”下去,照样热得不得了,不信咱就走着瞧。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多数省份高考报考人数出现回落趋势呢?

  主要原因是适龄考生减少。今年的适龄考生大多数是“90后”,以1991年为主体。他们出生在中国第三个生育高峰(1985年-1990年)之后,绝对人数少了。更为重要的是,1991年是农历羊年。我国民间素有“羊年出生的孩子命苦”之说,这种观念在人们的思想尤其是老年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受传统观念影响和家庭的干扰,许多父母都不选择在羊年生孩子,出生人数少,报考人数自然多不了。而2008年多数省份高考人数创历史最高点,比如吉林省为208313人,成为全省高考历史之最,这与许多父母赶在马年(1990年)扎堆生孩子直接相关。今年山东河南两省报考人数下降较多,难道就与传统生育观念对鲁豫地区的深远影响无关吗?而比去年减少两万人左右的上海市,就公开承认是与羊年出生率低有关。长春市相关部门在研究今年报考人数比去年下隆8.3%现象时得出的结论是:适龄考生出生年份的出生率下降是影响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高四生”数量萎缩。为鼓励录取新生到高校报到,有效完成招生计划,减少中学教育资源浪费,许多省份都出台了复读生参加高考不加分、不能参加军事院校和国防生录取等限制,客观上规避了复读生回流。同时,各地正在大力推进课改,一些考生担心课改后高考内容变化较大,主动放弃复读。尽管今年是最后一届根据旧版教材命题的高考,但从去年开始,复读生便明显减少,考生自然也要有所减少。

  当然,也不排除就业困境影响了报考。毋庸置疑,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冲击了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梦想,部分学生和家长转变观念,选择实用技能学习,以便灵活就业,但这种情况恐怕不是主要原因。现状是,尽管目前职业技能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到了97%以上,但是职业技能学校招生难仍然无法破解,“宁可上三流的大学,也不读一流的职专”,仍然是许多家长和学生的想法,毕竟高考决定命运的观念一时难以撼动,更何况,还有自己和亲人的面子问题。

  我们期待社会的成才观逐渐从“高考一元论”转变成“多元并存”。但是,这是需要通过全社会的成才观念、教育理念、育才模式、用人导向、选人机制等共同创新发展来实现的,也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金融危机可以促使人们对于成才就业进行冷静思考和抉择,但对其功效不应盲目乐观。我们对“高考降温”也要持以足够的理性,暂时金融危机不会把“唯高考、大学是从” 影响到哪去。(徐云鹏)

   相关评论:高考人数下降,不是坏事?

              放弃高考折射教育公信力的缺失

              高考人数下降,是社会进步

              高考人数下降到底是哪门子的好事儿?

              “考生普减”跟“读书无用”不相干

              应正确解读“有些省考生减少”

              哪些人放弃高考值得深查

             

(责编:刘宝琴)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