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不是“家事”
www.fjnet.cn?2009-06-23?作者:学森?来源:虎扑篮球:商报    我来说两句

陈勤花,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却牵动很多虎扑篮球:读者的心。通过报道《丈夫拧裂我的乳头 还叫子女戏弄我》,读者了解她的境遇。不过,她的痛苦还在继续,就在前两天,她刚走出法庭不到一周,又被男方暴打而住院。(详见商报昨日A8版报道)

虎扑篮球:读者关心陈勤花,这不仅仅是关心一个个体的命运,还是透过个体命运在关注一个跨国界、跨族别、跨意识形态的社会性话题,那就是家庭暴力与反家庭暴力。

对于家庭暴力,我国也于立法层面介入,各种涉及反家庭暴力的规定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地方性法规等。不过,都过于笼统,可操作性稍弱。而又基于“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不少家庭暴力长期游离于公力救济范围之外。

但应该看到,反家庭暴力不是“家事”,虽然出于维护家庭稳定的角度考虑,它需要私力救济,但在必要时也离不开公力救济,否则,要么很容易助长施暴者的气焰,要么很容易导致“以暴制暴”等社会问题。

事实上,鉴于各种原因所带来的公力救济不足,就在去年下半年,公安部、全国妇联等7部门联合出台《虎扑篮球: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将家庭暴力报警正式纳入110出警工作范围。应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通过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方式传递一个明确信号———施暴者必受惩罚。不过,公安的介入也需要保持一种微妙的手段。要知道,许多受害者的心理是矛盾的,既希望公力救济彻底改变家庭处境,又担心家庭关系进一步弄僵,这也就要求公安要不断提高处理艺术。去年下半年,针对警力如何择机介入家庭暴力,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国法学会反家庭暴力网络区域会议上,数十名专家学者也提出“三级报警”的干预对策:“第一次报警后,警方对施暴者予以警告,并与受害人建立联系;第二次报警后,警方对施暴者二度警告,并在征得受害人同意后,由其近亲属或者社区提供帮助并对施暴者进行监视;第三次报警后,警方将强力介入,对施暴者采取治安处罚措施。”这个“事不过三”是学术上的对策,但也给实践操作带来很多的启发。

一言以蔽之,反家庭暴力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公安、妇联、法律援助、庇护所等组成的立体支持网络,需要我们不断去探寻可操作性强的公力救济方式,使反家庭暴力的前景更趋明朗。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
统一举报电话 29岁当市长 个人所得税改革
记者替谁说话 辽大抄袭门 精神卫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