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观台海 > 正文
民进党不知道什么叫“经济民主”
www.fjnet.cn?2009-06-26 08:34? 联合报社论?来源:福建日报网    我来说两句

民进党说:主张签ECFA须经公投,不是“政治动员”,而是要建立“经济民主”的机制。

请问民进党:举世签订数百个FTA,哪一个经过公投(欧盟进入政治整合时除外)?议签ECFA若须经过公投,己方底牌尽揭,将如何与底牌全盖住的北京谈判?再者,请问民进党,贵党过去执政八年期间,对外“积极管理”,对内“二次金改”,又有哪一项尊重过“经济民主”,更有哪一项曾交付“公投”?

台湾《联合报》今天社论指出,谈起“经济民主”,民进党确实应当痛切反省自己过去执政八年在“经济民主”上的恶劣表现。去年“立委”与“总统”选举,民进党惨败,本报社论曾经着文讨论过“经济”与“民主”的关联;值今既然有人提出“经济民主”的议题,不妨与民进党温故知新。

去年五月一日,本报社论题为《政党竞争的新标尺:全球经济与单一选区》,内文指出:过去二十年,台湾“民主化”的主题是“本土化”;政党竞争的主要标尺是“外来政权/本土政权”、“爱台/卖台”、“台湾人/中国人”等等。但是,随着全球化、中国崛起,及台湾边缘化等的趋势出现,“经济民生”逐渐成为台湾的主要社会议题。一方面,由于台湾采行自由经济并面对全球化,人民率皆期望执政者能改善经济民生的环境;另一方面,台湾又实行民主政治,人民可以透过选票来操持“国家”路线。因此,能够增进改善经济民生的“国家”路线,会受到选民支持;对经济民生不利的“国家”路线,会遭到选民的反对。

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台湾政党竞争的标尺,渐由“民主/本土”的联结,转变为“民主/经济”的联结。“民主”不再被“本土”的假议题所挟持,“选票”被视为可以改善“经济民生”的手段。

准此以论,“台独”势力在二○○八年急剧式微,除了是因民进党失政败德以外,最主要的原因亦在“台独”的“锁国”与内耗,不利台湾的经济民生,所以也就不符合现今的民主认知。二○○八年“立委”及“总统”选举的结果显示:“台独”是“害经济”的,所以“台独”也是“反民主”的;由于“经济的台独”不可行,所以“政治的台独”受质疑。

过去,在“民主/本土”的旧标尺下,李登辉与陈水扁可以用“政治路线”来决定其“经济路线”;但是,今后在“民主/经济”的新标尺下,政党似乎应以“经济路线”来决定其“政治路线”。因为,在“自由经济/人民要活下去”,及“民主政治/人民可以选择“国家路线”的交互作用下,任何政党若坚采与民生经济背道而驰的“国家”路线,恐怕难以在民主选举中获得支持。

若要谈“经济民主”,以上论述或许可供民进党认真参考;亦即,“经济民主”的真谛应反映在“治国理性”上,而不宜沦为“公投”之类的政治操作。

准此以论,面对十余国家已与大陆签订FTA,且累计二十余国家即将与中国签订FTA,此一架构已是接近全球半数人口的最大经济体,而台湾显然不可自外于此一架构;故而,若从“经济民主”的观点来看,这已不是要不要与大陆签ECFA的问题,而是应当将焦点摆在如何始能趋利避害地签。亦即,不能“光靠骂国民党”(苏贞昌语)。因而,与其玩弄民粹公投,将ECFA当作选举动员的政治玩具,民进党何不善尽在野党的角色,对两岸政府,用心用力地在“如何签”方面表达台湾民间的声音?

既然民进党提出“经济民主”的概念,正可借此反省过去八年执政期间“经济”背离“民主”的异象,并设法在民进党未来的政经论述中,将“经济”与“民主”作一理性的联结。民进党之败,岂不正是败在违反“经济民主”?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