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我既不喜周立波,也不爱“小沈阳”
www.fjnet.cn?2009-07-13 08:43? ?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北边出了个“小沈阳”,沪上又倾城争说周立波。前不久,两人同城献艺,大有“打擂台”的意味。

  笔者是原籍浙江的上海人,平时操沪语。但不知为什么,就是不觉得上海话好听,特别是沪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在我听来是“俗不可耐”的片语和发音以后。譬如,把“京片子”里一个“爽”字可以全部穷尽的意思,非用“sa gen”来说(我怀疑与“suck+根”这类不雅的洋泾浜英语词源有关),男男女女都挂在口上。记得当年小女年幼时从学校里学来这话,饭桌上脱口而出,曾被我严厉训斥一顿。至于“nei yizuote”(把他做掉)这类源自黑社会切口的言语,一般的所谓正派上海人大概都不敢说。不知捧周的上海学者们平时说也不说。

  可能是部分因为对沪语怀有偏见——— 其实语言都在尽职地为操这种语言的人群服务,无优劣之分——— 我对朋友向我推荐的周立波海派清口鲜有好感。诚然,听的时候有时也会爆出笑声,但那都是因为周触及了时弊,稍稍消解了久积胸中的块垒罢了。由此我悟出,周之所以受热捧,是因为我们草民生活中供人出气的“安全阀”太少,周算是提供了小小的一个。于是才会有人说周立波这样的人一百年才出一个。

  然而,周立波又是聪敏或称狡黠的,他主要从衣食住行等听众喜闻乐见的民生问题取材,至于超民生的大问题,要么不碰,要么打个擦边球。他会在调侃“做官的”同时,挤兑“忧国忧民”。同侪钱文忠评周时说:“我觉得周立波很无意地打开了我们民族一个长期以来的巨大心结,他发现了‘文革’最大的特点是荒诞,他用了反讽的东西,把这些过去当笑话谈,当一件东西你可以嘲讽它,说明这件事情就过去了。他用他特有的方式,化解了我们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其实,这正是周立波精明地(绝非“很无意地”)为自己可被容忍设定的底线。但凡经历过“文革”又爱较真的人怕是都不敢同意,历时十年之久如此沉重的历史包袱,轻描淡写“噱”上几句,就可化解。学历史的钱教授本人相信吗?

  周立波还有一句名言,叫做吃大蒜的跟喝咖啡的混不到一起去(大意)。这句话强烈透露出喝咖啡一族的优越感,使人萌生对“十里洋场”的极度厌恶,对本来就因为足球比赛等小事弄得地域对立日甚的现状,毫无好处;同时又反映说话的人对西方文化实在知之有限。依我有限的经验,洋人爱吃大蒜的不在少数,如果嫌吃完口舌留“香”,嚼块胶姆糖就是了。近年来,作为膳食补充剂,大蒜和胡萝卜几成优选,对预防感冒和过敏尤其有效。现在中国人举行婚礼都讲求洋派,可是大概没多少人知道,早期西洋婚礼乃至在今日的某些西方婚礼上,伴娘需捧持大蒜,以其辛辣气味,驱逐邪恶接近新人。所以,拿大蒜和咖啡作苦蒂与甘瓜之比,只能说明肤浅。说到我个人,既爱吃大蒜,又喜喝咖啡,但我既不喜爱周立波,也不喜爱“小沈阳”。(陆谷孙)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