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花里胡哨的斑马线有危险
www.fjnet.cn?2009-07-20 09:52?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浙江台州市街头的立体彩色斑马线(图片来源:中国台州网)

  自去年底浙江台州在国内首次为斑马线粘上蓝、白、黄三色彩条,使之呈现独特的立体感之后,各地对斑马线进行“美化”的新闻就不绝于耳。成都推出“爱情斑马线”,引来情侣纷纷驻足拍照;哈尔滨在中央大街上亮出五线谱斑马线,冠之以“百年老街新风景”;近日西安融合本地代表艺术形式,绘出“秦腔脸谱斑马线”,抢尽风头。这一系列对斑马线的创新,令人眼前一亮,但也让人忧虑,这样的斑马线是否有利交通安全。

  斑马线的“鼻祖”当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的跳石,政府在马路口砌起凸出路面的石头,作为指示行人过街的标志。上世纪50年代,英国开始出现横格状白色条纹人行横道,因酷似斑马身上的白斑纹而得名“斑马线”。英国政府明确规定司机行驶过程中,见此白线当自动减速,让行人安全通过。贯穿马路的白色条带,与地面形成强烈反差,黑白分明的效果使得这一简单、醒目的标志一直以来都作为斑马线的制式图案。由此可见,保障行人安全是斑马线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功能。如果因为美观而对斑马线随意创新,结果却造成安全隐患,那就得不偿失了。

  据报道,当一朵牡丹花绚丽的绽放于河南洛阳的某人行横道上时,路过的李小姐不由一阵惊叹,不少行人的目光也都在牡丹花上停留数秒后方过马路而去。假设行人都像李小姐一样沉浸在“赏花”的氛围中,对变化的路面状况毫无察觉,因此发生了交通事故,岂不是事与愿违?即便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但如果每个经过的路人都因好奇而在斑马线上驻足几秒,这无数次的“赏花”显然也会对一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形成不小的压力。

  对司机来而言,美化后的斑马线也可能带来诸多不便。一来五彩缤纷的图案不免分散了司机的注意力;二来由于人本身眼睛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在对某些事物的分辨过程中会产生“错觉”。笔者就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这样的帖子,明明是一幅静止的条纹图片,但是当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看时,会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图片在前后移动的效果。因此,在选取美化图案时,如果没有针对人眼睛结构的复杂性,经过充分必要的科学论证,而只以美观为唯一标准,盲目投入使用,那么为城市增加一景的同时,也给司机在行车过程中增加了一分隐患。

  大肆修改美化原本整齐划一的斑马线,还可能带来一系列连带效应。我国《交通法》明确要求,交通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和国家标准。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人行横道为白色平行粗实线(斑马线)。如果单纯是为了视觉上的愉悦,今天出现了“花样斑马线”,明天完全可以改改“禁止掉头线”,后天再修一修“公交线路专用车道”标志……以此下去,道路安全标志岂不是要完全乱套?标志和标线的威信又何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化单调斑马线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对所有人而言,安全和生命才是第一位的。如果因为追求美而把斑马线弄得花里胡哨,那么,这样的美化,只会带来危险。 (张 迪)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