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超3亿,互联网经济缘何被“淡忘”?
www.fjnet.cn?2009-07-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来说两句

  今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规模已突破3亿,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领跑全球互联网。《第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6月底,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际顶级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7月16日中国新闻网)

  很显然,面对中国互联网的进步,数字情结是没有批判的必要。中国网民数从最初的个位数到当下的“突破3亿”都是值得纪念的数字。毕竟在现阶段内,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的每一天、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有着实实在在的“进步”二字做支撑的。

  当中国拥有“超过3亿网民”的数量,且成为全环球互联网N个第一时,是否就意味着中国就是个互联网经济的强国呢?答案显然不容乐观。

  中国人口基数早已经超过了13亿,3亿网民的存在是无法替代“剩余10亿人口”对互联网需求的,互联网应向哪类人群发展,亦是无需赘言的;同时,网民规模看似庞大与互联网强大的使用、实用功能相比,也呈现了令人尴尬的情况。3亿网民中,上网游戏和聊天的网民比例远远大于诸如浏览新闻、网上购物,以及其他互联网功能的使用人群。

  至于纯粹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中国的发展水平和网民使用人数与欧美等国或是亚洲的日韩相比,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中国“互联网经济”目前最直接的体现是在电子游戏或者是虚拟货币的交易上。作为中国聊天工具最大的运营商——腾讯上半年财报盈利水平震撼了世界IT业界,原因就是大量的中国使用者乐意用实体货币购买一种叫做“Q币”的虚拟货币,以实现他们个人在网上拥有更多游戏功能。

  尽管现在城市里有许多人通过各类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购,但“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相比,还是极其不相称的。

  中国网民超过了3亿,“互联网经济”却已经被人们淡忘了。

  从2000年前后中国“互联网经济”概念的兴起,到急速地衰落,乃至今日无人再以“互联网经济”进行某种时髦地标榜自己时——整个过程中,“互联网经济”看似被“淡忘”,实质上却是中国对互联网经济本身发展的过程渐趋理性——不在是停留徒有虚名的“烧钱和玩概念”的时代了。互联网世界的虚拟和电子商务的经济实体化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现实成果。

  今天,人们无法想像,没有了互联网的中国,经济发展是不是还会保持令世界惊叹的速度呢?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经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已经超出了人们最初赋予其的定义了。

  对中国互联网来说,网民突破3亿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了——没有超出人们已经认可的范围,甚至在网民看来,可能都还是个保守的数字。

  人们更关心的是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技术和内容两个方向上,互联网从业人员需要认清两者的相互关系。决定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到底是技术层面还是内容层面?

  技术当然是互联网发展的动力所在,但却不是内核。通过互联网提供内容(包括电子商务)是整个世界互联网业界发展决定性因素。

  必须看到,技术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技术,内容的展现形式和互动形式必然受限,但最终人们还是要看内容来选择某一个网络的,因为这是信息传播的特质所决定的。互联网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信息的传播,因此影响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是传播的工具发展,而是提供的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

  互联网经历了论坛(BBS)、聊天、新闻、博客、播客、社区(sns)等各个以技术创新为标志的“某某时代”之后,已经明确地认识到——技术只能在第一时间吸引一部分网民,真正想要拥有网民并且创造经济效应,则是需要业者思考如何在内容的提供方面去满足网友的需求。说到底,网民需要的是信息交流,而不是对信息传播工具或传播技术的迷恋,这其中,互联网业界也要清楚一点“服务本身也是信息交流的一部分”。

  理念永远比工具重要,互联网的诞生就验证了这一点,中国互联网业界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命题都是不可能超越这个思想的。 (黄水牛)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