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彭旭 > 正文
教育部何故为“被就业”现象护短
www.fjnet.cn?2009-07-29 08:13?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资料图片

    相关评论:“被就业”问题怎可一笔轻轻带过
             “被就业”根源在高教体制缺陷
             “‘被就业’属个别”结论是怎么得来的?
             不必刻意淡化“被就业”现象
             "被就业":一幕高校导演的独角丑剧
             谎报就业率,不举报就不会被查处?
             “被就业”不过是数字游戏的一种             

  针对一些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产生的“被就业”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昨天回应说,教育部对高校出现就业率统计误差实行一票否决制。她表示,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是认真准确的,据教育部的了解,“被就业 ”的问题只是个别情况。(据7月28日《新京报》)   

  “被就业”真相在被舆论愈辩愈明的情况下,“被就业”现象已普遍为人所共知。教育部发言人却称“被就业只是个别情况”,为“被就业”现象护起短来。权威本不该遭质疑,但教育部这番言论实在经不起推敲。   

  在“被就业”现象广受舆论声讨之前的7月初,教育部曾统计出“09年大学生就业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4万人,就业率达到了68%”的数据。大学生就业率等数据发出之后,便有网友爆料称其“被就业”了,后又有其他各大高校大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曝光和声讨,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大讨论,一时“被就业”现象引得口水无数。   

  一般来说,教育部采集的大学生就业数据皆由全国各高校提供,而非实地调查,各高校制造的“被就业”定然被纳入了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之内。从就业率数据统计与“被就业”现象相依相存的关系可以看出,教育部之所以用“被就业只是个别情况”为“被就业”现象护短,其实是为了维护先前其发布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加44万,就业率达到了68%”这一漂亮数据的权威性。若教育部肯定了“被就业现象很普遍”这一说法,就与先前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自相矛盾,无异于自掴嘴巴。为了前后言行一致,也为了维护其权威性,教育部不得不以“被就业只是个别情况”来搪塞舆论,避免舆论对其先前发布的数据进行推理、质疑。   

  教育部在数据与现实的双重作用下骑虎难下,索性将错就错,不惜以牺牲真相来圆谎,但这一举措显然是不明智的。它不仅包庇和默认了各高校就业率造假行为,也伤害了“不明真相群众”的知情权,同时也会对大学生往后的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弊端难道不及一串虚无的数字重要?   

    或许教育部否认“被就业现象很普遍”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无论是何原因,都不足以成为掩盖真相的理由,若然,与煤矿老板瞒报矿难员工人数的做法何异? (彭旭)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