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央企与房地产业“闪婚”令人忧
www.fjnet.cn?2009-08-14 16:20?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一段时间以来,央企进军房地产业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央企一面肩挑“保增长”的重担,一面频频成为“地王”。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当前国资委分管的136家央企中,逾七成、80多家企业涉足房地产业,其中以地产为主业的有16家。今年上半年,各月成交总价排行前10名的地块中有60%的高价地块由有国资背景的企业获得。近两个月内,国企陆续竞得近20个热门地块,涉及土地款超过265亿元。其中,刷新单价和总价的地块达到13宗,直接导致地价的爆发式上涨。(见2009年8月11日《证券日报》)财大气粗的央企争当“地王”,显然不是什么好现象。

  有些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拿地,哪怕当了“地王”,别人也说不出什么,因为人家就是干这个买卖的,不拿地、不盖房,企业靠什么生存?问题是,80多家涉足房地产的央企中,绝大多数是从事钢铁、冶金、医药、农业、粮油、化工等行业的,只是把房地产作为辅业。在全球发生经济危机后,中央4万亿保增长资金相当一部分投入了央企,这部分资金无疑应该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和产品结构调整,搞辅业尽管可以短期内增加收益,但不仅涉嫌信贷资金被挪用,而且面临巨大风险。这是因为,如今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一旦泡沫破灭,企业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结局,不知我们的企业家是否考虑过。

  央企涉足于房地产业,其背后有政府的身影和银行强大的资金支持,这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特征再次显现,使央企、国企与民企的不平等地位进一步拉大。原来,民营房地产企业就与央企和国企相比处于不太平等的竞争地位,但以前民企还可以利用体制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强等优势来制衡。现在市场环境恶化以及市场效应和机制的功能弱化,使得房地产民企的生存空间大为缩窄,以致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老牌开发商不得已退守二线城市。以万科为例,今年万科共拿下7块土地,其中1块位于广州,其他6块位于无锡、虎扑篮球:、青岛等二、三线城市。对此,有专业人士担忧:国企房地产开发商垄断地位会给房地产行业带来冲击。而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则把它称为“去民营化现象”。

  在央企争当“地王”的风光背后,砸碎的可能是普通民众的买房梦,甚至有可能会削弱或减少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的数量。这是因为,昂贵的土地成交价带动了周边房价的上涨。例如,“新地王”周边的北京通州,原来数个向中等或偏下收入人群提供的楼盘,每平方米房价都上涨了2000元左右。据媒体披露,在中央拉动经济的4万亿投资中,有8000亿进入了房地产市场。果真如此,影响就更为严重了。因为按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计划,相当一部分资金是专门投向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牧民危旧房改造的。而“新地王”天价地盖出的天价房,显然无法让那些普通民众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受用。可以说,这次央企的疯狂拿地,不仅有意无意地藐视了住房公平,还使开发商利益同盟又多了一位重要成员。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只能有望楼兴叹的份了。

  央企是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如果不能在主业上保持好稳健经营的发展,而在辅业如地产、证券投资等领域大面积介入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同时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房价理性回归产生负面影响。对此,国资委领导仅仅希望央企“更加清醒、更加稳健、更加扎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不够的,作为代表国家的最大股东,应当拿出具体监控措施。(侯文学)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