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张培 > 正文
为何只有总理看出了教材错误?
www.fjnet.cn?2009-09-11 08:05?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课间休息时,温家宝和同学们讨论上课的内容。

    相关评论:谁对教材错误视而不见?

  9月6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35中学听课,连听5节,教育部前官员王旭明说,这是破天荒的事。之所以这么说,除了党和国家最高级别领导人花这么长时间待在中学课堂实属罕见外,温总理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也令民众惊叹。   

  近日媒体爆出,温总理在听课期间指出陕甘划入华北地区有问题。随后记者调查发现系不同教材划分方法不同所致。但这么常识的问题,别说总理,就是受过普通教育、对中国地理概况略有了解的人也知道正确答案,何况总理学地质出身。   

  按说,学生发现不了这个问题受学力所限情有可原,作为专业教师也不知道就说不过去,我实在不相信误人子弟可以到这般田地。但为何如此浅显的知识尚需要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来解释?原因倒不是老师们当真弱智,而有其他。   

  长久以来,教师照本宣科成为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机械的教学方法促成了一批读死书、死读书的学生。自己从不质疑教材中的错误,给每道题目设立标准答案,不仅迷恋权威,言传身教更是让学生缺乏必要的怀疑精神,更有甚者学生的疑惑成为某些老师心中不能忍受的恶习。如此这般,产生“书呆子”就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我们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就吃过不少笃信权威的亏,从古代中央集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禁闭自由思想、人人皆捧政治语录,不仅普通老百姓做思想的奴隶,连知识分子都成为一群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缺乏批评、怀疑的政治土壤和文化氛围,让中国一度成为世界上最没有创造力的国家,其结果是人民饱受穷困、饥寒和贫瘠的精神生活的折磨。而现在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少,民众有批评公权的自由,有自主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衣食无虞。   

  如果在整个国家范围内,这种非常有必要的怀疑素质不能养成,那么在物质自由后,思想建设上仍然缺课太多。而且,任何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都离不开科研工作者批评怀疑的精神,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在这起事件中,不是只有总理看出了问题所在,但确实只有总理面对几十位师生率先提了出来。古人讲“知易行难”,总理的可贵与可爱正在于此。   

  让学生摆脱单向思维、摆脱对教材权威的“迷信”,就必须从教师做起,只有合理的引导与鼓励才能让教育界养成怀疑的作风,而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唯有如此,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才能得以提升,科技进步才能有所实现。  

  总理上的这堂课意义深远。(张培)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