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叶传龙 > 正文
一出就业被骗故事暴露多少陋习
www.fjnet.cn?2009-09-14 07:45?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为了给儿子找个好工作,在万州区某事业单位供职的老胡,4年里先后被骗65次,金额达30多万元。9月4日,万州区检察院将涉嫌诈骗的毛某和戴某批捕。(9月11日重庆晚报)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每次骗得的款项也并不多,只在数百元上千元,但是当一次次行骗之后,事情并没有着落,被骗者仍然执迷不悟,仍然坚信有贵人相助,还是一次次向外掏钱,以至积小成多,越陷越深。深陷其中的父母缺乏基本的分辨能力,助长了骗子的得逞。最后,如果不是骗子手机打不通,真不知这幕“连环”骗剧还要演多久!   

  身在事业单位工作,却不知道“季节已经变幻”,要想得到一份所谓固定的工作,如成为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公开的考试竞争,而靠托人、送钱、找关系来安排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所以,一次次被骗,除了让“可怜天下父母心”再增加一个令人叹息的标本之外,也让我们看到了父母为儿女谋中的可悲。   

  应当承认,目前就业环境逼仄,就业形势严峻,但是,考虑到就业乃民生之本,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和有关部门还是为毕业生就业开启了许多“绿色通道”: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三支一扶考试、到村任职,到西部锻炼,到基层见习和创业等等,为毕业生提供了许多就业途径和岗位。试想,如果利用那被骗的30万元,父母鼓励扶持孩子自己创业,孩子自己不等不靠,发挥聪明才智,也许能成就一番事业,骗子也就失去市场。可悲的是,一些父母相信金钱,依靠关系,而一些毕业生则坐等天上掉馅饼,只想找一份稳定轻松的工作,结果在一棵树上吊死。这也说明他们不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最终让骗子可乘之机。   

  在招生、就业等事务中,家长为子女心切,想法单纯,看问题偏颇,不免时常被骗。骗子固然可恨,应当受到严惩,但是,被骗者无意之中充当了骗子的“帮凶”,也很可悲。被骗65次,是否能给更多家长敲响警钟,让他们擦亮眼睛?(叶传龙)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