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官场博士,权力通吃的又一个缩影?
www.fjnet.cn?2009-09-15 08:36? ?来源:人民    我来说两句

  最近,官员读博士现象被掀开了一角。报载,西南大学的一位负责人称,重庆县党政一把手中,大约有一半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该校负责人虽然以不方便透露为由拒绝公布这些新科博士候选人的姓名与职务,但他说目前在职攻读博士的区县厅级干部,所学专业多集中在农业经济和管理专业。这些区县领导干部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造假,还会被组织处分。博士新生的入学第一课不讲知识,先学做人。(9月13日 广州日报)

  笔者非常赞成署名为“五岳散人”的观点,“官场博士体现高校通化膨胀”。如果高校博士不通胀,门槛不降低,笔者估计,重庆县党政一把手中不可能有一半人能够顺利考博读研。

  毫无疑问,这些党政一把手当年上大学的时候为何没有读研考博,怎么当了一把手,反而更加容易考博读研呢?难道说,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在追求读研考博?如果是这样情况,那真是中国官场的一种奇迹。而且,这种奇迹值得深挖和研究,是什么力量一直在推动他们长期坚持不懈地读研考博?

  显然,这种研究是没有结果的。因为地球人都知,如今有不少中国官员读研考博不是为了学术,而是为了“买一张文凭”。其实在这之前坊间并不知道,只怪陕西乾县科技局读研的“王局长”嘴巴不紧,一语道破天机:“我掏钱买文凭,你有啥资格管我!”

  笔者只是觉得好奇,官员言明“掏钱买文凭”,怎么还招收那么多官员博士生?笔者想知道,这些官员博士生有时间学习吗?而且,培养官员博士生居然要从“学做人”教起,这条博士路得学多长时间啊。同时,他们学得好吗?

  还有,县党政一把手,按古代的划分,全都官至七品了,而且又是一个地方的一把手,读博的第一课是“学做人”,他们连如何“做人”都不懂,怎么当官理事啊?这究竟是一种特殊照顾,还是一种社会讽喻呢?笔者认为,其中的意思值得细细玩味。

  再有,大学明知有的官员连“做人”都不会,居然把他们招录为博士生,这究竟是何故呢?笔者窃以为,除了五岳散人所说的高校看中了与官员联姻的巨大利益以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又一次让人们看到了权力通吃的厉害。显然,如果这些官员不是手握重权,恐怕难获此殊学习机会。

  怪不得当官成了有的人一生的追求。一些地方引进人才,招博士官员,有的大学博士蜂拥而至。难怪每年公务员考试成了中国“第一考”,难怪有的人不惜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买官当,原来当了官,权力、地位、名利,乃至学位等,拥有了一切!

  官员好学是一件好事,于人于己有百利而无害,但是,官员用权力捞学位害莫大焉。其一,有权力就能搞定学位,其结果是没有人愿意专心学习了,而是另避蹊径,用权力换学位,这样,学习风气大坏;其二,有了权力可以搞定学位,进一步激发人们当官的欲望,一旦人人都把当官作为一种生命追求,甚至不惜一切手段买官当,笔者敢肯定,社会离倒退就不远了。

  因此,当笔者听到县级党政一把手都进大学读博的消息,不仅没有丝毫高兴劲,相反,不觉悲中来。笔者认为,如果再不抓紧约束权力和规范权力的边界,后果不堪设想。(王捷)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