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信任危机下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www.fjnet.cn?2009-09-16 08:30? ?来源:西安晚报    我来说两句

  “我是东北人,在汉口火车站下车想问个路,结果别人都指着一个大大的蓝色提示牌不理我,牌上写:‘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谨防上当受骗。’这牌子让外地人看了很不舒服。”昨日,汉口火车站旁的一块提示牌引起了外地游客的异议。(9月15日《武汉晚报》)

  “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谨防上当受骗。”对这种提醒让人似曾相识,可以说,在公共视野里,这种提醒可谓多矣。但该消息甫出,争议声迭起。

  竖牌的公交分局汉客派出所相关人员表示,汉口火车站一带经常发生诈骗案,为保护外地游客的切身利益才挂了此牌,初衷纯粹是善意提醒。也许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当地警方在推卸责任,但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次优选择,这种提醒不仅及时而且颇有必要。

  也许我们还可以指责警方是懒政,但这种指责很无力,因为就报道所提供的细节不足以支撑我们的指责,换言之,我们无法判断警察挂牌是一挂了之,尔后绝不打击诈骗现象。其实,提醒和打击是不矛盾的,提醒了也可以打击,打击了也可以提醒,这就是所谓的事先预防与事后惩治相结合。

  还有网民质疑,“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容易引发歧义,使外地游客会感到“伤自尊”。这有误读之嫌。因为,这一提醒并不针对外地人,是针对到汉口火车站的乘客,乘客既可能是外地乘客,也可能是本地乘客。

  同时,“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是双重话语,本地人把外地人当陌生人,实际上,外地人也可以把本地人当作陌生人,如此一来何来歧视?至于如果不要搭理,外地人岂非无法问路,这同样是伪问题,不问陌生人,可以问警察,即便不问警察也可以问车站问讯处。

  其实,从总体看,近六成网民还是支持这一提醒的。当然,纠缠于数据并无实际价值,更应该透过数据读懂质疑者的思维逻辑,那就是一项善意的提醒,为何引来质疑声?其实,“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的背后,折射出了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比这更让人忧虑的则是,人们对公共权力可能也不信任。人与人不信任,尚能让人接受,但如果民众对公权力不信任,则不能不让人沉痛。如果负有提供公共服务、捍卫公共利益的权力部门,不能赢得人们信任,一方面说明权力运行机制可能出了问题,另一方面则说明公权力是否有值得诟病的地方?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倾向、偏见和心理疾病”,心理学大师荣格如是说。因此,我们在不过度阐释“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之余,更应该追问,为何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王石川)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