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叶青林 > 正文
重建资金审计,既要抓大也别放小
www.fjnet.cn?2009-09-16 16:09?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自2009年1月开始,审计署组织驻成都等4个特派办对投资较大的76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行了重点跟踪审计,涉及计划总投资336.94亿元。审计结果表明,76个项目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比较顺利,重建资金使用和建设管理情况总体是好的,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跟踪审计也发现,部分项目存在一些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其中涉及金额2605.73万元的5个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不够严格。(9月15《重庆时报》)

  汶川地震过去一年有余,灾难带给人们的创伤随时间将慢慢愈合,而地震造成的物质、财产上的巨大损失则需要我们持续的灾后重建去弥补。众所周知,汶川特大地震带给许多地区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因此灾区的重建工作会是一个持续时间长、工程量巨大的过程,相关巨额的重建配套资金的规范使用与否自然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毕竟这事关汶川百姓福祉和切实利益,同时规范的、合理的使用重建资金也是对每一位为灾区重建献出爱心的捐款人和每一分充满爱心的重建资金的负责。

  此次审计署的重点是对投资较大的76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并未发现重大违法问题。这的确是个值得令人振奋的消息,因为资金有效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展问题。但审计署工作中同时发现,部分一些小的项目却存在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和工程项目规划不准确导致资金超支等问题。为此,我们不禁要提出疑问,审计署重点审计重大工程已经是拔了萝卜拖出了泥,倘若重点对那些中小工程进行审核,那么又该会有多少重建资金还在不规范使用呢?

  当然这并不是对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提出疑问,我们完全相信审计署的工作是成果显著的。只是笔者认为,在重建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既要对重大项目的资金进行严格的审核也别放松对那些资金相对较小项目的监督。汶川重建的总体局面呈现出的是好的一面,但我们也不要忽视随时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对于无孔不入的腐败分子而言,重大项目审计严格难以做文章,那么审核相对较宽松的小项目难免就会被乘虚而入。况且这些较小的项目一旦出现问题,也相对不易被查处,反而较易掩人耳目,蒙混过关。审计署的审计结果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腐败形式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一个系统庞大和重建资金高达300多亿元的巨大工程项目而言,2000万的确只能算是一个小数目而已,未必会给重建工作的全局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工程项目无论大小都事关汶川灾民之生计,资金用之不当造成工程项目滞后或质量不合格损害的最终都是灾民们的利益。更何况汶川重建资金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血汗和捐款人一片爱心,因此,重建资金都不容挥霍与滥用,哪怕是区区的2000万。为此,重建资金的审核的工作应该既要重点加强重大项目的跟踪审计也要确保小规模资金的合理利用。(叶青林)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