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万光武 > 正文
一纸调令折射怎样疯狂的权钱交易
www.fjnet.cn?2009-09-17 08:39?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8月19日,河北武安市教育局进行了人事变动。而局长冯云生在离任后,并没有选择静静地离开,而是利用手中已不存在的权力,签署了大批调令,将数百名农村教师调入城市。且在离职后的第二天,让武安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在武安市第五中学现场办公,办理调令。据知情人士表示,在办理这些调令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腐败行为,而且形成了比较一致的“价码”。(《中国青年报》9月16日)  

  本来人已离任,而冯局长却一反常态,非但没有轻松卸任,反而抓紧利用工作交接期的空档时间,爆发出了权力最后的疯狂,大量签署调令。不知这数百的调令背后隐藏了什么?如果这些调令的签署本就属冯局长的份内之事,为何要等到离任这一天才想起要办?如果这并不是冯局长应该干的事,那么如此大张旗鼓地突击办理调动,且是在离任之后,却未见主管部门阻止,更不见有一个正面的回应,这实在是一件让人看不明白的事。  

  人已离职,手中的权力却更加疯狂,这不可能只是简单为自己职业终结的善后之举,其中没有利益的驱动,怎么都不能让人相信。这里面恐怕即有“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敛财冲动,又有为偿还在任时人情欠债的急迫。进而不惜冒着将腐败行为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的危险。  

  突击提拔官员、突击转正、突击办理调动,这样的事大都发生在掌权官员即将离任或调动之时。有供就有求,供需双方的互动都在此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那么,达成供需双方需求爆棚的默契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心理认同导致了他们行动的高度一致?对于这种一把手独断的人事任免体制,为何缺乏一种能够有效制约的机制?  

  其实有人已经公开披露了,在办理这些调令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腐败行为,而且形成了比较一致的“价码”。原来如此,既然官场生涯已近终结,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影响仕途的后顾之忧了。有人就有了放手最后一搏的欲望,但搏的却不是自己身后的名声,实质上是权力最后一次的疯狂寻租。这最后的一搏对某些贪官来说当然是一笔再紧迫,也再划算不过的买卖了。而求人办事者,也深谙仕途末路者的心态,自然会迫不及待地投怀送抱,为着自己合理或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在这样一种双方都心领神会的语境之下,供需两旺场景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武安市委为了防止夜长梦多,才决定当天宣布任免结果,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突然袭击的预想效果,仍然给冯云生留下了足够的操作空间,而且运作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于这样一种结果,武安市委为何一直沉默不语?这种与预想效果相左的现实为何不能触动他们的神经?我们不希望冯云生不做掩饰的违规之举,真的是在证明自己不会被上级查处的自信。而武安市对于这样一起舆论已闹的沸沸扬扬的事件三缄其口的姿态,实际就是印证了冯云生的判断能力。在这样一种公职人员对于自己违规行为的预期并不看坏的环境中,那数百封突击签署的调令所显现的检举效果,着实不让人看好。(万光武)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