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城管变准公务员 莫换汤不换药
www.fjnet.cn?2009-09-18 08:23? ?来源:四川在线    我来说两句

  只要通过考试,上海城管员将全部转为“准公务员”,进一步明确执法身份。通过此项改革,将达到规范管理上海城管队伍,提高城管队员的整体素质(本报昨日10版报道)。

  作为城市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城管部门的工作面广又繁杂还得不到理解和支持,我一向都表示理解和同情。但上海这次对城管员的身份进行转变的做法,无论怎么看都觉得别扭,有几个问题我不得不问。

  考试主体范围是否过于狭窄?上海城管员要参加考试,必须达到基本报名条件,比如年龄、学历等,前提必须是在编的城管员。为什么不允许协管员参加考试?为什么要强调出身论?穷人家也能飞出金凤凰,难道协管员中就没有比在编人员更好的?既然要公开转变身份,而且通过公务员局组织考试,为什么不像公务员招考那样面向社会重新选拔?只对在编的城管员进行考试,无论怎样,都感觉是一场小圈子里的“盛宴狂欢”,是在进行内部奖励。不管怎样宣扬公平、公正,程序合理、合法,都难逃脱“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嫌疑。

  “准公务员”的身份是否真的管用?城管自从建立以来,其执法身份就饱受争议,执法面临诸多困境,上有压力,下有阻力。但每个城市发展到如今又离不开城管,所以如何为城管争一个合法的执法身份就成了许多城管界人士挠破脑袋想迫切解决的问题。上海这次别出心裁地推出这个非常有特色的“准公务员”身份,实在让人耳目一新。“准公务员”打了“公务员”的擦边球,很让人认为就等同于公务员。就好比日常生活中,某副局长、副处长,大家都不会傻傻地直接喊某副局长、副处长,而是尊称为某局长、某处长,将那个“副”字悄悄地抹去。如今上海城管有了“准公务员”的身份,很难想象,其腰板就能硬起来,其执法方式就能像公务员那样文明、有理、有节。转变身份就能提高素质吗?在上海城管领导的眼里,这是一个必然的逻辑关系。而事实上,这是一个纯粹的伪命题。别以为狼披上羊皮就变成羊了,在《喜羊羊和灰太狼》里,灰太狼数次这么干都被聪明的羊们识破骗局。城管员变身“准公务员”,人还是那些人,执法手段、方式还是原样,很难让人期待能有行之有效的、让贩夫走卒满意的城管方法。我相信绝大多数城管员都是“人之初,性本善”,只是城管的执法理念和方式、方法,让他们不得不披上“暴力执法”的外衣,不得不苦心研习“城管秘笈”,进而运用到实践中去。如果不适应发展去具体研究城市的现状、改变执法理念、寻找对症的管理办法,只是将提高城管员的素质寄托在提高文凭门槛、转变身份上,这无异于是在用脚趾头想问题。(黄勇)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