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中小学教师“有编不补”的“小九九”
www.fjnet.cn?2009-09-18 09:48? ?来源:羊城晚报    我来说两句

  9月15日上午,广东省人事厅厅长、省编办主任欧真志,上线广东电台“民声热线”时明确表示,全省教师空余编制6.3万,与代课教师数量大体相当。他同时表示,将严查“有编不补”现象。

  看到这条消息,不由为之纳闷:既然有那么多空余编制,为何不面向社会广揽贤才,倾力充实师资力量,而宁可花钱去请代课教师呢?但掩报一思,这才发现,其中隐含着种种玄机。

  从管理层面而言,在编教师端的至少是个“瓷饭碗”。只要在教学上过得硬,那些有点个性,或有点创意的教师,通常“不好领导”,有的甚至可能没把书记、校长放在眼里。而代课教师就不同了,领导指东,大多不敢往西。稍有不敬,便有可能让你卷起铺盖走人。至于知识结构、授课水平如何,那倒在其次。“听话”才是硬道理嘛。

  从经济角度来说,在编教师的基本工资、课时费用,还有奖金福利,一个子儿也不能少。相比之下,代课教师则“经济适用”得多,一是工资、奖金开得低,二是有的福利可以不予考虑。这样,上面按教师人头划拨下来的费用,便可“节省”出一大截来。手里有钱好办事。

  说穿了,中小学教师“有编不补”,打的是个人和部门的小算盘。如此,对切实稳定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半点好处。但愿,当地人事部门能够通过此次“严查”,有效遏制这一不正常现象!(徐林林)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