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荣誉是垄断者的,我们什么也没有
www.fjnet.cn?2009-10-08 10:00? 周义兴?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美国《商业周刊》刚刚公布的2009年全球最佳企业排名显示,创新、产品多元化、积极扩张、市场领导力和对未来的先见之明已成为艰难岁月中新一代全球最佳企业的特有基因。在这份集结了全球40家顶尖企业的榜单上,中海油成为首个跻身“全球最佳”的国企,排名第16位,领先于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新华网》10月6日)

?

  对此,应该说对这份最新出炉的美国《新闻周刊》全球最佳企业排名榜单,特别是对中海油能够成为首个跻身于“全球最佳”国企、并名列第16位的消息,无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国有企业走向海外并取得成功的标志。然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的是,或许与早前垄断国企扎堆世界500强的消息一样,在有关国企知名度有所提升的同时,或许在国内大多社会公众心里却难以取得相应的美誉度。那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

  首先就现有国企的市场地位讲,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应当承认,国企、特别是对众多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国有央企来说,其不论在规模还是在业绩上,可以说就像上述中海油成为首个跻身“全球最佳”国企一样,大多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可同时想说的是,与其它靠市场公平竞争进入各类排行榜的世界知名企业不同,国内有幸进入世界500强榜单的企业,其中十有八九是在国内享有市场垄断地位与政策照顾的国有企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说,至少在不少社会公众心里相信,现有相关垄断国企之所以能够借助于规模与业绩的扩张进入世界强势企业之林,靠的并非是其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与市场公平竞争,而是很大程度上因为有市场垄断地位与政策照顾的缘故。所以在此前提下,同样的一个世界500强榜单或是榜单的排名变化,由于各自市场的公平程度不同,在社会公众看来,其所有的业绩取得也就有了不同、甚至于有时还可能会是相反的市场与政策含意。

?

  还有以利益关系上讲,同样应当众所周知的是,虽然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央企为国民所有的理论性质几乎已家喻户晓,可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事实上在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不仅大多数国民不仅难以直接体会到自已作为国企主人的利益或荣耀,而且相反国民还相信自身还在用电、用气、电信等国有行业,还因为其特有的暴利而深受着垄断服务的欺凌与利益盘剥。所以就此应该不难想象,作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国企“主人”——国民,在如此境遇下怎么可能会对自已徒有虚名的国企“主人”及其相关行业的所谓“业绩”持有肯定或是赞扬的态度?

?

  所以,面对上述中海油成为首个跻身“全球最佳”企业榜单国企、及其相关垄断国企扎堆世界500强的消息,或许对国内有关的政策制定部门来说,也许首先不应该是高兴,更不应该是津津乐道,而恰恰是要让国企的主人,也就是全体国民相信并看到,国有企业业绩的每一步提高,都应该是社会公共与公众福利的提升,而不是相反。而这在笔者看来,也许就是垄断国企之所以在社会只有知名度少有美誉度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