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探望赵本山须趁早
www.fjnet.cn?2009-10-08 10:16? 乔志峰?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范伟终于飞到上海探望住院的赵本山。尽管他来到的时候过了探望时间,因此只见到赵本山的妻子马丽娟,但很多人还是松了一口气。用媒体的话来说,就是“两人(赵、范)的不和流言正式被击破”。

?

  赵本山和范伟不和的说法,坊间早有传言,此次赵本山生病后,类似传言再次汹汹而来。其根源,就在于范伟没有第一时间对赵本山生病一事公开表态。甚至有人还专门撰文“义愤填膺”地质问:地球人都知道了,怎么没听到范伟吱声?文中列举了一长溜前往医院探望赵本山的名人名单,指责范伟“在这个时候还连句问候的话都舍不得说,是不是太小气了?”并将事情上纲上线到了“最该吱声的人不吱声,你叫全国人民咋想你”这样的高度。真是奇了怪了,你咋知道人家范伟吱没吱声呢?别人吱声还要让你听到啊?这不想当然嘛。

?

  范伟探望了赵本山,就是“击破了不和流言”;如果范伟不去探望赵本山,两人就一定“不和”,这个逻辑有点奇怪——“和”与“不和”,其实跟探病与否并无必然联系。即便范伟因工作忙碌未能亲临上海探病,也并不代表着两人一定“不和”;同样的,现在范伟终于在医院出现,也并不代表着他们一定就“亲如兄弟”。

?

  都说中国是个关系社会,果然。生活在中国,时时处处都要讲关系,哪怕从探望病人这点小事上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一些中国人尤其擅长通过“关键时刻”的细节来分析和臆测别人的关系。赵本山生病就是个关键时刻,所以很多人包括媒体都在盯着有哪些人去探望过赵本山。这几天,打开报纸、点开网络,到处充斥着“探赵”新闻——赵本山生日朱军看望,聊阅兵要买碟相送;上海武警总队领导看望赵本山;“谢大脚”于月仙买手抓饼给赵本山吃;张艺谋张伟平因公未至,送果篮祝福赵本山;王军霞两赴医院探望赵本山;白岩松今晨已看望赵本山……

?

  探望病人,当然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并非是惟一的方式。打电话、发短信、托人带话,都可以说得过去,不一定非要千里迢迢跑到病床跟前去“亲切问候”。这不仅没有必要,有时还扰了病人清净、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诊治工作,又是何苦呢?让病人能够安静一会儿,比啥都强。这样浅显的道理谁都懂,可是在现实当中却往往身不由己——不去病房露一面咋行啊,媒体都盯着呢,“全国人民”都瞅着呢。如果范伟能够在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事情跑到上海去,或者至少面对镜头抹几把眼泪儿,不就不会受到那么多的质疑了吗?恕我直言,很多中国人自认为很讲感情,实质上讲的是形式主义。

?

  还有哪些人尚未大张旗鼓去探望赵本山的?可要抓紧了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探望赵本山须趁早,否则,等到有人指责你“最该吱声的人不吱声,你叫全国人民咋想你”的时候,你就被动啦!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