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娱乐圈“丑闻经济学”属病态
www.fjnet.cn?2009-10-09 09:25? 侯文学?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满文军丑闻前后商演价对比

歌星满文军原来参加商业演出(即走穴)的价钱,比水木年华组合一场14万左右要低,甚至8万元的活动也接。然而,其吸毒事件曝光后,商演价钱如今已直逼20万元一场的国内第一男子组合羽泉。(见2009年9月25日中国新闻网)这种被称为娱乐圈“丑闻经济学”现象,颇值得研究。

“丑闻经济学”,是指演艺明星出了丑闻之后,不仅出场费不会减少,反而身价大增。黄维德原来的商演价钱6~7万就能搞定,但与伊能静爆出“牵手门”后,其所在经纪公司报价已达到13万,电视剧每集片酬也由3~4万元跃升到8万左右;阿娇原来TWINS组合两个人的价格才36万至40万,但“艳照门”事件后,她一人的出场费就达26万至30万,今年5月她到重庆仙女山参加商演恰恰是30万;周杰在“车祸门”后的第二天,某电视剧制片方就四处询问周杰的电话,想找他拍戏,其理由是“他现在红”……

明星们出了吸毒、绯闻、交通肇事等“丑闻”之后,本应该受到相应惩罚或道义谴责,代言广告、演出活动、出场费价码也应受到影响。然而,恰恰相反,他们却身价顿升,颇受演出商、广告商或电视剧导演的青睐。何以会如此?道德价值贬值,是其一。近些年来,思想观念多元化、正义教育缺失及功利主义盛行使道德失去了边界,官员养情妇、包二奶受不到法律制裁,对卖淫嫖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演艺圈“潜规则”盛行和明星用绯闻自我炒作习以为常等现象,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至出现了明星出了“丑闻”反而受欢迎的怪现象。可在有的国家,一条法律、一个精神索赔就可能让某些明星破产,但在中国这种可能性似乎已经不存在。好奇心驱使,是其二。好奇心乃人之天性。明星出了丑闻之后,人们从好奇心出发自然会把眼球聚焦到出了丑闻的明星身上,而演出商、广告商和导演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因为在创意经济时代,眼球就等于收益。以至有的明星出了“丑闻”之后反而“长脾气”。以前作为三线明星的黄维德出了“牵手门”之后,据一位资深经纪人反映,现在他挑戏挑得厉害,不是有名的导演不拍。符合山寨品牌口味,是其三。国际大品牌在寻求明星代言广告时,首要考察的是明星形象是否契合产品、是否健康,不会青睐“问题明星”,感兴趣的多为山寨品牌,这不仅因为他(她)们较之一线明星出钱少,同时也可产生眼球效应,而“问题明星”则因这类商家要求低、出席活动少、还出得起价,因此两者往往会一拍即合。

在文化事业发展上,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的重要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演艺圈病态的“丑闻经济学”需要予以治疗,而强化全社会特别是演艺界道德教育,文化部门强化监管作用,同样不可或缺。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