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台海瞭望 > 正文
马英九应走出民粹主义酱缸文化
www.fjnet.cn?2009-10-26 09: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台北主持上任后的第一次中常会。他提出,国民党要朝“行动政党”的方向来努力,一切人民所关心、所期待的政策,一定要剑及履及。 中新社发 黄少华 摄

中新网10月23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22日社论说,马英九兼任国民党主席之后,两岸出现了可能性的变量,但马英九的治理能力与政策魄力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形之下,他不能像前任陈水扁一样,把一场基层选举,定义成“大选”保卫战,对台湾长期利益的两岸政策,更不应该被基层选举“绑架”。

文章摘编如下:

马英九兼任国民党党主席之后,无论岛内还是两岸,都出现了可能性的变量,而马英九的治理能力与政策魄力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过,马英九在思维模式上的最大考验,反而是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能否走出“陈水扁的模式”?或许有人会问:一个无赖无耻,一审被判无期徒刑,至今仍被羁押的陈水扁,怎么能够和一身正气的马英九相提并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毫无疑问,虽然马英九的政治上升之路,与陈水扁有很多相同甚至交会之处,但陈马两人在人格特征上,清廉程度上可谓南辕北辙。但是,马英九如果只是一个不会贪污的“陈水扁”,一个不会任人唯亲的“陈水扁”,一个不会挑起民粹主义的陈水扁,还有一个会说英语的“陈水扁”,那还不够,因为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只会选举”、“只为选举”的“陈水扁”。陈水扁八年治台的“最大政治遗害”,是没有经营台湾的战略政策,只是选举第一,选举唯一,背后隐含的就是权力第一,权力唯一。

不错,民主政治就离不开选举,选举是“硬道理”,选不上,那就什么都不要谈,什么都是空的。但是,选举也有不同的选举,选举与选举之间还有执政的时间,那就是体现责任,体现治理能力的时候。好的领袖,需要打一场漂亮的选战,但选战之后,就是展现执政的智慧,承担执政的后果,不能用一场接着一场的选战来掩盖施政的缺失,把选民的注意力一直放在不同选战的成败之上,这是“绑架支持者”,也是逃避执政责任,形成另一种的民粹主义。

马英九成了党主席之后,当然要面临年底的县市长选举,选情激烈,马主席全力以赴,带领国民党打赢选战,当然是责无旁贷。但是,这毕竟是地方选举,选民应该根据地方首长的政绩做出投票的选择,马英九不能像前任陈水扁一样,把一场地方选举,定义成“总统”保卫战,定义成马英九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决战,而这种趋势正在出现,马英九已经放言:“我要把你们的选战当成我自己的选战来打。”地方执政是蓝是绿,当然影响“中央”执政,但“中央”层面决策,不应该成为地方选举的牺牲品,对台湾长期利益的两岸政策,更不应该被地方选举“绑架”。但是,事实如何呢?

本来推动很快的ECFA协议签署问题,突然出现了战术迟缓,有的负责官员还对大陆说了重话,原因何在?无非就是年底选情不妙,两岸事务需要降温,以争取中间和偏绿选民的选票;还有,马英九亲自出席一次不成熟的台湾军方近程导弹试射,也是要向岛内发出对大陆强硬的姿态,至于在“总统大选”中提出的要求北京撤导弹之说,沉寂了一年多之后,又再次提出。以这些小动作来影响很快举行的地方选举。不仅是两岸政策,还有虎扑篮球:党产处理的立场等等,也予人仓促草就的感觉。

马英九决策团队或许认为,对大陆的策略性“强硬”是为了选举,也能说服大陆理解,但殊不知,要走出诚信治理台湾的健康政治之路,好的政策,尤其是马英九层面负责的两岸防务政策,就不能搞投机,被一次又一次的地方选举“绑架”,而应该坚持施政,在未来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接受评判。

马英九或许认为,只要选赢,然后再回到两岸政策推动的正轨,请问,那如果选输了,怎么办?难道要继续强硬到“直辖市”的选举,然后强硬到“立法院”选举,那一个好政策还能剩下多少?陈水扁时代,台湾耗在一切为选举上的代价还小吗?马英九一定要走出“只会选举,不会治台”的“民粹主义的酱缸文化”,那才是马英九的英雄本色,才是台湾之福,两岸之福。

?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