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与贵州湄潭长达70年的传奇故事,让人不仅仅是感动,还有一种顿悟。这故事仿佛回答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始终纠结在中国知识分子心头的问号:
——中国在哪里?
中国太辽阔、历史太久远,从1840年开始的现代化变革,尽管深刻地触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魂,也改变了大城市的面貌,但是, 中国有太多像湄潭一样的“小地方”,那里保有着最真切、最传统、最质朴的中国。然而,许许多多看似惊天动地的变革,却轻飘而浅淡地忽略了湄潭们,忽略了最“中国”的中国乡亲。“湄潭”倘若不变,“中国”真的变了吗?
70年前的一场战争,让两个毫不相干、相隔云泥的中国元素——浙大与湄潭意外结缘。湄潭和浙大,都因此而改变,因此受益无穷。浙大有了“最中国”的、同时又达到世界水准的研究成果;偏远的湄潭,则被浙大七年烙上了星星点点的现代化烙印,甚至能拿到贵州农业第一的响亮名头。
大学促动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变革的例子,并不鲜见。法国人的崛起有巴黎大学,英国人的崛起有剑桥、牛津,美国人的崛起有哈佛。甚至有人认为:大学精神+城市运动=西方文明。可中国不同,有深厚农业社会背景的中国,有志于参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大学,如果不曾甚至是不屑掀开中国乡村那沉重的书页,将是一个重大的缺憾。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中国大学、中国知识分子与乡村的结缘,往往起因于“意外”。
抗战,让西南联大给中国西南的穷乡僻壤带去书香;内战,让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把中国的西北角染上赤色,并最终以“农村包围城市”,走向新中国;一场“上山下乡”运动,让众多城里小书生扎进乡村,当地老乡学会了刷牙,而回了城的书生,哪怕是学富五车、官至一品,至今也还得益于年轻时那一段最切肤的国情教育……
时代走到了今天,改革也在走向深化。而大学以及知识分子群体,和乡村却在日渐疏离,“象牙塔”内风波不断,与波澜不惊的乡村却仍有云泥之隔。如叶圣陶、陶行知、费孝通走向乡村、走向最底层民众,开始自己社会教育和社会调查实践的大师们,仿佛已成空谷足音,甚至是绝响,令人惊喜的是,浙大和湄潭的故事却浮出水面……
这故事令人振奋。或者,大学教育与研究的新气象由此发端——70年起因于“意外”的云泥之携手,今天却归结于有意为之的坚守。
那么,如果有更多有意为之的、甚至是制度性安排的“云”与“泥”的携手呢?知识的力量与乡土的力量相嫁接,或能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因为,“中国”就在“湄潭”,就在乡村,那可能是大学精神滋养的源泉之一,也是大学学术研究的目标之一,更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书生们振兴中华的起点之一。
是的,振兴中华,或从振兴“湄潭”开始。因为,“中国”,就在那里……
- 2009-11-04在中国,寂寞的工人迫使性开放
- 2009-11-04中国人为什么“不会做”慈善
- 2009-11-04人权保障“中国模式”
- 2009-11-04中国文艺圈的镀金时代
- 2009-11-03回归创业本质才能诞生中国微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