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黄林波 > 正文
荣誉被张冠李戴 人才如何不寂寞
www.fjnet.cn?2009-11-26 10:33? 黄林波?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似乎一下子惊醒了睡梦中的中国人。日前,教育部对11位教授虎扑篮球:此问的公开信作出回应,表示“这是教育部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想办法来解决。”但我认为,这个看似教育的问题求解的关键却并不在教育部。

鲁迅先生说:“在未有天才之前,先得有适合天才成长的土壤。”那么,我们现在成长的“土壤”是不是适宜长出杰出人才的“种子”呢?

先看看我们身边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几十个教授、博士后争抢一个处级职位;歌曲《两只蝴蝶》的原唱庞龙家喻户晓,可词曲作者牛朝阳却鲜有人知;小沈阳因春晚小品《不差钱》而大红大紫,可编剧徐正超还是默默无闻;呕心沥血写出百万字优秀作品《平凡的世界》的著名作家路遥死后还留下1万多元的债单,而歌星满文军涉毒曝光后出场费还高达22万元;你绞尽脑汁写了一篇佳作,转载时可能连你的名字都删了……

再打开各大网站,明星逸事、贪官丑闻和各种噱头占据着大幅的版面。芙蓉姐姐,木子美这些贩卖低级庸俗的“快餐”式人物成了网络红人。青少年追星已走火入魔,媒体却还在推波助澜火上加油。难怪韩国的二线女星张娜拉会说:“一没钱就到中国去演出”。试想,在这样浮躁的“土壤”中,有几人会潜心去搞科研文学艺术创作?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至今没人获得诺贝尔奖,难道只是“纯属巧合”?

讲求名利在中国往往被看作是很羞耻的事情。其实,渴求名利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正当适度的名利思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但谁该享有名利却是关系社会导向的大是大非问题。现在潜心搞科研文学艺术创作的人没享有其应有的金钱地位,倒是侯耀华之流利用虚名大做虚假广告撑破了腰包。在金钱荣誉被张冠李戴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如果仅靠教育部门单线作战,只怕杰出人才永远难有诞生之日!

这些年,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也因此在国际上扬眉吐气。但是,如果我们不正本清源,不讲求正确的名利导向,不居安思危,继续放任当前本末倒置的状况延续下去,高端科技人才出不来,被其他国家赶超难道是很遥远的事情吗?

我想,假如哪一天一首歌曲的作者像原唱者一样受尊崇,一部影视剧的编剧像演员一样受关注,青少年和媒体象追歌星影星官员一样去追中科院院士,那么“钱学森之问”不用求解也自然会得到解答。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