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赵国旗 > 正文
GDP“浮夸风 ”的根源出在了哪儿?
www.fjnet.cn?2009-12-15 16:56? 赵国旗?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今年上半年,各省市区GDP的总量相加,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多1.4万亿元,误差达10%;前三季度更是分别为2.5万亿和11.5%,大大超过2%左右的正常范围.“近几年,各省、市、区GDP的总量相加,其数值大大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的总量,长期存在着1+1>2巨大误差的不正常现象。”在昨日召开的“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改革发展论坛”上,省决策咨询委委员杨永善的发言一开始就直奔主题。(12月14日《华商报》)

用GDP看发展,以GDP论英雄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各地会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刮起你追我赶,你高我超的“攀比风”,GDP等经济数据被地方“神化”,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各省、市、县之间相互攀比,片面追求GDP增长率和片面追求‘政绩’、‘形象’的现状。

长期存在的1+1>2现状令人堪忧!它难免让我们想到:处于GDP利益重重包围中的各级政府,无不是为了达到树政绩目的,统计过程往往是“村里报报表,乡上冒一冒,县上跳一跳,市上调一调”,从而造成“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的恶性循环。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近日对媒体称,“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国企搞不好的时候你们骂我,现在国企搞好了你们还是骂呢?”现在看来,恐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太过于注重用纸上的数字来衡量国企成败,而忽视了它的社会责任和民生功能的担当。也就说搞好搞不好的标准问题只是体现在了数字上,而没有体现在群众的生活里。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统计数据的浮夸和失真对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对国家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将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进而会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和生活。

GDP等经济数据本无原罪,在我看来,GDP“浮夸风”的根源出在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体制上。所以,治理“浮夸风”的关键还需从制度上着手,改变仅仅依靠GDP作为重要数据的官员考核现状,应进一步加大对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指标考核,尽量减少GDP总量和增长率方面的份额比例。让GDP的发展真正体现在“为民发展、为民服务”上来。

当然现行的统计方法和制度也应当彻底改变和加强,在管理上统计部门应该是垂直领导直接对上负责,在统计上应由上级统计部门统计相应下一级地方的经济数据,必须从管理体制层面上和源头上杜绝虚假数字的产生,并由此建立一套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新的方法制度及统计指标体系,这样才可以从制度和方法技术层面上杜绝虚假数字的产生,“浮夸风”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