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诚信教育不“诚”是谁的悲哀
www.fjnet.cn?2010-04-12 17:55? 盛克选?来源:    我来说两句

孩子作文爱讲假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孩子是怎样养成在作文中讲假话的习惯的?(据4月8日中国新闻网)

正如,某学生写日记“放学回家路上想坐奔驰”因为讲真话,写出了心理的真实和欲望,而被家长发现后挨揍。也正如,某学生作文中“有个女坐车说我把她挤到,就开口骂我。”而家长讥讽那个女的说‘看你那长相,倒贴钱给我我也不得挨到你’。”这位学生用文字记录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并在文中感叹“爸爸,你真是太有性格了,我好崇拜你哦!”。可是,这篇文章后来被家长发现后质问:“你咋能这样写呢?这不是给老师讲你爸妈好没素质吗?虎扑篮球:爸妈你就没其他的可写吗?你爸爸上班这么累,每天回来还做饭给你吃,你妈妈我上班也很累,每天回来还帮你洗衣服……”。

或许,在许多家长看来,这是对孩子的正面教育,“放学回家想坐奔驰”,“小小年纪,好逸恶劳”。表面上看,小小年纪有这样的心理活动,的确有必要正面引导。但反过来看,小小年纪既然有这样的追求和渴望,有何尝不可。如果把这种强烈的追求和欲望,化作对孩子学习的动力或者对未来追求的目标。我想,这样的教育效果,比对孩子揍打一顿更具教育意义。

适得其反,家长发现孩子真实而毫无掩饰的在日记中记录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虽然某些片段是反面而真实的陈述,但是家长并不能因为孩子在文章中写出了自己的缺点,而教育孩子怎么把一篇真实的文章通过各种掩饰而华丽的词藻来涂脂抹粉。一定程度上说,孩子的教育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因素相当多。无论是好是坏,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作出榜样,客观引导。

在一个喜欢体面装典的时代,孩子的心灵往往是最纯洁,最诚实,最真实的。但是因为这份纯真,境遇在涂脂抹粉的尴尬中徘徊,从小受到文过饰非的教育。事实上,当前社会,仍然存在严重的信仰缺失,信任危机依然是整个社会的又一重症。然而这样的特色“风习”在人的一生中,从小就已经开始侵蚀着。

翻开课本,我们多么地大物博,我们多么幸福,我们多么完美,……。然而,当我们从小培养孩子爱祖国,爱生命,爱世界的同时,潜在的阿Q精神正在逐步蔓延开来,面对书本的知识,学生不敢质疑,对于一篇课本的观点,更是不敢挑战,因为那是权威。只能跟着老师的引导墨守成规,而忽略了学生潜在的思维激发和个性张扬。也因为如此,学生作文,不敢写出真实,不敢于用文字表达自己发自内心的心理活动。因为他们害怕被人误解,被人另类,被人嘲讽。更为甚者,还会被家长挨揍。

反思过去,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但始终只有一个目的,总是希望后辈学识渊博,造福苍生。可是,在一个可以讲真话,讲实话的年代,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不能讲,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讲真话,讲实话,总是被人左右。而这些人不是其他人,而正是直面参与教育的家长和老师。人们往往追求高尚的思想品德,可是,不管出于多么高尚的目的为动机,也不能忽略诚信和信仰的教育。


责任编辑:李峰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