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的联合部署,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正紧锣密鼓地展开。这次大检查分4个阶段进行:5月中下旬是宣传动员阶段,6月开展自查,7、8月组织抽查,9月进行整改处理和总结。(见2010年6月4日《京华时报》)笔者以为,遏制住统计数据注水,执法检查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根据《统计法》和《处分规定》,这次大检查集中力量检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粮食产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城乡居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节能减排等重点指标,内容涵盖了统计工作的调查立项环节、数据报送环节、调查汇总上报环节、数据公布环节以及统计工作保障方面等。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调查要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理一批顶风作假的责任人,坚决遏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现象。
统计数字注水问题,一直广受诟病。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所以要在统计数字上注水,意在做给上级看,目的是用虚假政绩获得上级青睐,以图为自己晋升开辟“绿色通道”。对此,近年来群众颇有微词。通过组织力量进行大检查,摸清GDP的真实情况,让造假者见见阳光,无疑能够起到警示作用,有利于遏制造假行为的滋生蔓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公众心头的疑团。由此看来,检查还是需要的。
这种检查的问题在于,宣传动员、开展自查、组织抽查、整改处理和总结,这样的“路线图”,看起来很完美,却属“老套路”,难避有形式主义之嫌;自查、抽查,灰色空间甚广,效果相当有限;整改处理和总结,难免例行公事;检查时严打,一阵风吹过,却易故态复萌。这种运动式执法检查本身,就意味着常态性监督的缺席。要遏制住统计数据注水,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例如,减少GDP权重,增加民生权重;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坚持数量与质量统一;即看财政收入,又看负债情况;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不可偏废,等等。只有如此,才能破除唯GDP论。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曾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形成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各地也进行了很多探索。但愿各地通过积极的探索,使GDO与政绩脱钩,使民生内涵增加,进而让统计数字造假得以根除。
- 2010-05-20河里不长鱼 只长GDP
- 2010-05-19劳动报酬占GDP比重逐年下降才是关键
- 2010-04-10“楼陷陷”背后是“唯GDP论”在作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