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评论:
6月15日,由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调查完成的2010中国省级行政机关透明度排行榜正式公布。排行榜显示,福建和宁夏分列前两位,但即便排在第一位的福建得分在百分制中也只有16.57分。(6月16日《华商报》)
这样“寒碜”的数字甫一出炉,想必公众并不怎么感到意外,因为以前无论是制度规范上,还是公众认知上,似乎对政府“钱袋子”关心甚少。直到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近些年纳税人知情、监督意识的觉醒,才使得捂得严严实实的各地政府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有了公开的助推力。
不过,政府机关“晒账”大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财政透明度越高,支配花销的“回旋”余地就越小,这对习惯于花钱不那么精打细算且自己说了算的部门来说,颇有些“黄河改道”的意味。所以,一提到“阳光财政”,大都嘴上“花团锦簇”,行动上变样抵触。
而且,涉及的部门级别越高,公开的动力越不足,因为这些级别越高的行政机关掌握的财政资源越富足,对“财政蛋糕”的分配权越大。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大都不喜欢被人束缚手脚,加上一些潜规则使然,“权力越大”越有可能在“财政分配”中得到更多显性或隐性的实惠,甚至搞点“暗箱操作”的小动作,捞些油水(曾经的“跑部钱进”便是生动注脚)。所以一旦“阳光”了,就啥好处都没有了。而这也正是此次调查中基本没单位公布“津贴补贴”与“出国费”的原因。
相反,级别越低的政府部门,财政公开就越容易些。因为财政盘子小,更多时候要依靠上级机关的转移支付来完成民生建设,可能的财政浪费和黑洞也少。比如,四川巴中市有着“麻雀乡”之称的白庙乡政府,便可以在财政公开方面做到彻底“全裸”。
但显然,省级机关与基层乡政府间财政公开的“层次断裂”,会直接导致敢于“全裸”的部门机构的生存艰难。因为在崇尚与上级部门“搞好关系”才能要来资金和项目的大背景下,谁若“全裸”着去要“资金”就使上级机关无法获得诸多“好处”,会成为不受待见的“异类”,乃至被挤压和排斥。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有着创新机制的制度外衣,用严格审计、行政问责等手段,推动“高级别”部门资金运作更加阳光透明,分配更为公平合理,避免其用潜规则合法伤害下级裸账单位;用设立“财政专项补贴”等方法,给任何“裸账”部门以制度性的保护与支持,防止他们在单兵突进中被逆淘汰。只有如此,才能让那些“捂得严实”的部门如坐针毡,让“坦诚裸身”的机构如鱼得水。
- 2010-06-12“全裸”乡政府处境逆转值得高兴么
- 2010-06-11对“全裸”基层政府应予以财政倾斜
- 2010-06-08乡政府“全裸” 为何就吓跑了上级
- 2010-06-08“全裸”与“争取不到资金”
- 2010-06-08“全裸”的白庙乡正从“孤独”走向“孤立”
- 2010-05-21英妙龄女闹市全裸反战 摆各种瑜伽姿势(图)
- 2010-03-31“公务员全裸第一人”并非响炮
- 2010-03-25从全裸乡政府反思“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