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晚,河南航空有限公司一架从哈尔滨飞往伊春的客机在伊春林都机场附近失事,40余人遇难,举国震惊!生命顷刻间以此般惨痛的方式遽然离世,令人伤怀,生者对逝者的悼念理应成为我们的一种道德义务。
当中国民航2102天的 “零事故”纪录就此打破后,舆论最多的追问就是:
空难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相信中国顶尖的航空安全专家将云集伊春,集体分析和会商事故原因,并以最快速度公布结果,回应民众的知情权。
纵览空难原因,通常无外乎主观和客观。主观就是由于各种人为失误导致,比如地面导航指令错误、飞机着陆时种种不当操作等,客观就是各种非人为因素导致,比如恶劣天气、飞鸟撞击等。因为此类原因调查,必须掌握大量一手证据,我们无从置喙,唯有等待真相大白的一天,方可在事实基础上表达意见。然而,直接原因不便评议猜度,但并不妨碍我们对空难背后呈现的宏大背景进行梳理、推断和商榷。从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角度而言,任何有益于此的探究与意见,都是全局性、立体式亡羊补牢的重要一环。
此次失事客机是夜晚降临伊春机场的,对于一个“地处山谷交会漫滩处”的机场,夜航条件比较复杂,何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为了降低飞机航班成本。增加飞机利用率,以“开源”方式降低成本,这是经济领域最常见的行为,尤其对于刚刚开通不久的线路而言,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以满足市场生存与发展需求,往往会成为必选之项。此次失事飞机所属的河南航空是中国民航业的童子军,此次出事的线路更是才“满月”不久。在这种市场压力下,安全因素可能更多被经济因素所掩盖。早在去年,南航黑龙江分公司运行安全技术部的一份文件就曾明确规定:“9月1日以后伊春机场原则上不飞夜航。”不知道在这样一个条件复杂的机场进行夜航,是不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间接原因?实力不强的航空公司为了市场而忽视安全,这是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从这个逻辑更进一步,不难发现中国航空领域的另一个隐忧。同样以河南航空为例,其降生背景有二:一是经济危机下,民营等实力不强的航空公司急欲寻求出路,找寻合作方;二是航空公司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一个地区的形象标签,地方政府会以各种优惠政策为嫁妆,寻求与一些航空公司的联姻。河南航空在降生前,河南省政府曾与东星航空和春秋航空接洽未果,最终选择与鲲鹏航空公司合作。河南航空出世的背景并非孤例,而是成为一种现象,昆明、天津、成都等地政府都以不同方式与外界合作,建立具有本地名片性质的航空公司。这种现象恐怕不仅仅是市场现象,还若隐若现掺杂着地方政府的一种“形象工程思维”,这种并非完全市场行为的现象,是不是也对造成事故留下一个结构性的隐患?
再进一步而言,航空业在高速公路、高铁动车极速发展的逼迫下,被迫向更多地方短途和冷线开辟市场,被迫不断以价格战应对铁路、公路的竞争,这种背景下,飞行员的素养、飞机成本的安全要求,往往会低于原来标准,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宏观格局下的安全隐患?
以这种逻辑考量,伊春空难就是对中国当下交通变局的一种警示。
- 2010-08-10难道是“统计艺术”提高了民航准点率
- 2010-07-01中国民航业为什么容易孳生贪污腐败
- 2010-06-29民航的腐败比空难更令人揪心
- 2010-03-04海西建设需要民航支持
- 2010-03-04日航破产保护给中国民航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 2009-10-27高铁与民航的竞争,谁得实惠最多
- 2009-07-16民航乘务员为什么非要年轻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