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特别话题 > 正文

都市“钟摆族” “反叛”城市发展的步伐

www.fjnet.cn?2010-09-12 11:05? ?来源:新商报 我来说两句

叔本华曾说,人生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渴望的痛苦和满足的厌倦之间摆动。我们无法辩驳,摇摆在这两种状态之中的生活,是否像哲学家笔下的那般虚无与乏味。然而,另一种游走,却真真切切地让2010年最流行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加地触手可及,那就是双城生活的都市钟摆族。他们是指那些在一个城市工作,在另外一个城市居住生活的人。他们或者是每天往返于两地,或者是每周来回于两城。在城市化扩张下,钟摆族的异地生活或许夹杂着些许无奈,但既然往返反复已成为难改的事实,他们也在积极的面对这种生存态。

全球版本的双城生活

在巴黎某家银行工作的安娜,刚和丈夫在巴黎郊区的默东小城买下了一个带有小花园的别墅。默东城和巴黎市中心靠火车相连,安娜用一个半小时就能到办公室。她笑称,郊区别墅的价钱,只够在寸土寸金的塞纳河畔买下一个卫生间。现在虽然安娜每天往返的时间多了一点,但可以在宁静宽敞的房间里招待亲朋好友,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遛狗,生活质量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和其他许多国家的首都一样,巴黎地区以丰富的工作机会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吸引聚集了1160万居民,拥有全法国18%的人口。人们口中的巴黎,不再是19世纪末奥斯曼男爵改造后的巴黎老城区,而是面积数倍于老城区、沿巴黎原有的20区发散出去的大巴黎地区——法兰西岛。学校、企业仍集中在市区,越来越多的巴黎人却选择搬到了法兰西岛中的各个小城市里,每日如短途旅行般穿梭两地。据调查,在2009年,巴黎人平均每天花费一小时二十分钟在上班的途中。

在国外,“钟摆族”早就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坐火车到另一个城市上班”、“周末到郊区过两天”,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在英国利兹居住,在利物浦上班,每天搭乘火车上班是件很平常的事,一般不到1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在美国纽约同样如此,在曼哈顿上班,住在纽约城东北面的小镇诺沃克,两地距离约80公里。

这很像上个世纪人们热议的“卫星城”模式。最早的卫星城是伦敦在其东部建设卫星城莱奇华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卫星城随之得到飞速的发展,居住、工作、休憩、交通等功能也得到完善。近一个世纪里,卫星城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世界上的一些大城市纷纷建设自己的卫星城,以伦敦为例,在其周围百公里范围内,星罗棋布地分散着上百个卫星城。

发达国家曾提出过“卧城”和“新城”的概念。卧城指巨型城市周边为上班族提供居住的小型城市。在上世纪50年代后,卧城的概念被淡忘,转而出现“新城”概念。所谓“新城”类似卫星城,有30%的居民在本地工作,还有70%的居民进入大城市上班。逐渐向郊区拓伸,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各类卫星城,卧城、新城以其相对较好的居住环境和逐渐完善的治安、医疗条件,吸引着越来越多人趋之若鹜。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