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面粉增白禁令”为何等了二十年
www.fjnet.cn?2011-03-03 09:54? 鲁宁?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经过公众、国家粮食局、大型面粉生产企业、有良知的专家学者以及众媒体持续20余年的奔走呼号,本周二,卫生部等七部委共同颁行一道禁令,从5月1日起,禁止面粉企业在生产过程对面粉作人为增白,现有被大量甚至超量使用的两种食品添加剂被禁止生产。也就是说,除去继续暗地里“偷鸡摸狗”的少量企业,至少就市场基本面看,面粉被人为增白将成为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面粉人为增白的种种历史污斑,涉及部分面粉企业以次充好的利欲熏心;涉及部分专家学者甘当利益集团枪手的“不厚道”;也涉及有关部门监管乏力或被利益“收买”;还涉及既互相割据又犬牙交错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以及该体制必然导致的“有利可图的监管一哄而上,吃力不讨好、无利可图的监管互相推诿”的痼疾。

涉及面粉增白的部门很多,每个部门在禁与不禁的争执中持何表现、作何表演,都已被历史记录在案。我们只知道,前天的“禁令”由国家七个部委共同签发。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没有哪家权威机构能证明,严格按剂量添加增白剂的面粉已对食用者构成了直接病理伤害。有鉴于此,国际上有禁止面粉增白的如欧盟,也有允许适量添加的如美国。所以,这也就成了卫生部长期为面粉增白做辩解的理由之所在。

只是,没有直接伤害并不等于伤害不可能存在。由于部分面粉企业昧着良心在劣质面粉中超量使用增白剂,将劣质面粉“打扮”为“高档面粉”的劣行实际上大量存在,它早已年复一年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事实上的损害。要知道,至少有半个中国的民众将面食作为日常主食。

许多时候,“监管们”无利不起早是常态。共同下达面粉增白禁令的七个部委,个个拥有程度不同的行政监管权,人们没有证据可证明,其中有谁在禁与不禁的博弈中借机直接获利。但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混淆、运动员与裁判不分的格局下,人们却有充足的想像空间和理由,怀疑某些部门弃公众健康安全于不顾,从中浑水摸鱼谋利。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