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热线难解“换届纪律”困境
www.fjnet.cn?2011-03-23 08:31? 刘洪波?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报道,山西近日公布了各县市纪委书记、组织部长的手机号码和电子信箱,以严肃换届纪律,畅通反映渠道。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的记者试验拨打,情况不可谓好。山西公布电话号码者共有260人。《新京报》记者傍晚3小时内拨打33人,3人关机,16人无应答,4 人正在通话,接通仅10人。《南方都市报》记者拨打全部260个电话,未联系上的有145人,有的停机、关机,有个别的是空号、错号。

“换届热线”的效果,固然不能以两家媒体的拨打情况来判断,但拨打试验使我们不致对运行情况一无了解。抽样拨打和全面拨打,成功联系上的都未过半。一个近日推出的做法,号为全国首创,运行效果不过如此,令人感叹。

这只是接通率调查。接通不等于问题解决,接不接得通,听不听反映,解决不解决问题,环环相扣。接通不畅,后面就无从谈起。

将问题反映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那里,还有电子邮件、普通信件、面见接谈等途径。我们不能说手机不通,别的途径也难通,但无可否认,手机是最方便的联系方式。大张旗鼓发布手机号码,却只有半数不到的接通率,表明这个“绝非作秀”的布置,实施情况可疑。

当然,我们要看到,哪怕只有不到一半的接通率,公布纪委书记、组织部长的手机号码仍然应当肯定。就这一做法的意图来说,显然不是让手机接不通;就实际效果看,还有不到一半接通了,比完全不能通过手机反映问题要好。山西组织部门回应称,将针对以上暴露的问题发出提醒事项并细化规定,但其落实难度也可想而知。一个要反映问题的人,可能拨打一两次,就会形成判断,拨打不通,就会认为“只是作秀”了。

换届选举,相当程度上应准确称为“换届工作”。日常所言,这属于干部人事制度,重在选人用人。选与用,与组织部门相关;而选用工作的纪律,与纪委相关。集中换届,意味着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多套班子的重新组合。以中国现状,“党管干部”,党的组织部门有关键作用,若换届有异常情况,也只要由党的纪律委员会督察纠正。这与其他体制下换届就是选举,而选举只属于宪法事务,是有所不同的。

每临换届之期,严肃换届纪律必被着重强调。然而,我们也时常从被查处的腐败案件中看到买官卖官的事实。这些买官卖官行为,都不是在发生之时得以制止,而是在案发后才被查出。除预防失效、查处不及时外,还有时案发后卖官者被惩处,买官者仍继续在位。这都是“换届纪律”面临的困境。此外,在选任模式下,有时并不违犯纪律的行为,也未必不是问题。例如,“一把手”不以“用人权”换取物质利益,却可能形成“山头主义”。可以说,通过严肃换届纪律解决“用人不正之风”,面临诸多问题。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