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向大海排放辐射性污水,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强烈关切。昨日起,核电站已停止排放,并开始回收高污染水防止核扩散。
对于排放行为,东京电力公司解释称,所排为低污染水,但其并未透露其放射性浓度数值。虽尚未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但毫无疑问,排放入海的污染物可能危及周边国家的海洋安全,更可能随着洋流循环而影响全球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此次危机的东京电力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民营核电商。在危机处理的过程中,东电公司为保资产瞒报事故,使得日本政府错过了应对核电事故的最佳时机。事实上,该公司近年来曾多次被爆出有隐瞒事故和篡改报告的行为,遭到社会普遍质疑。
本次核泄漏事故暂时得到控制,但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早前的表示,福岛核电站情势依然严峻。从近段时间全世界许多地区监测到的核污染放射物来看,此次核危机的影响范围不限于日本本土。
过去,一家企业的行为造成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的危机是很难想象的事。然而,随着工业生产发展成超大规模,人类对科技利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一些大型企业所处的领域以及所掌控的技术,与人类整体安全命运高度相关。与这种巨大的安全风险相比,企业却未必具备对应的意外处置能力和损害发生后的责任担当能力。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本性,使得企业在更大的利润与更多的安全的取舍下,往往习惯性地倾向逐利,这未必有意却客观地降低了安全保障,东电公司受到的诟病之一正是设备老化。即使企业竭力确保安全,一旦出现“万有一失”,其后果企业也未必有力量承担。
目前,对企业行为的制约,仍局限于各国法律框架下的自行监管。企业有企业的利益,国家也有国家的利益,国家监管难以避免不掺杂国家利益的考虑。由此可见,面对人类共同的安全处境变化,现有安全保障机制还存在明显不足。
这次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之所以受到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大批媒体不间断报道,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事故发生在日本这个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国度之一。日本在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国民意识、制度建设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水平,但本次核危机与其说暴露出一国自身的问题,不如说是对全球技术监管的一次警醒。
应当肯定,现有全球安全保障的国际机制在相应领域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此次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联合国气候大会之类的机构,也在不遗余力地协调相关的全球问题。需要正视的是,目前的国际机制只是针对局部的、可见的安全问题,面对诸如新型生物制品的不确定副作用,化工厂的破坏性污染等等未知和潜在的风险,也亟须建立起国际机制为全人类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