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高校恋爱课的追求
www.fjnet.cn?2011-04-18 09:33? 李琼?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恋爱是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教育和管理大学生恋爱也是当下高校教育中的一道风景。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教委近日公布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要求北京市高校在心理课上教授学生们怎么去谈恋爱。

在新教学大纲中,“恋爱心理与爱的能力培养”一讲被修订为“幸福-从学会恋爱开始”,主要从大学生们经常遇到的感情问题出发,涉及爱情相关理论,旨在教会大学生爱自己、表达爱、接受爱、拒绝爱、维系爱和放手爱。同性恋等以往被列为中国教科书“禁忌”的话题也在“恋爱课”教程中。

在恋爱早就不能在大学校园中被当作一桩新鲜事来看待的年代,“恋爱课”倒是有必要当作一桩新鲜事来看待。所谓新鲜,不单是指教学大纲中有了“学会恋爱”的内容,还包括高等教育课程还有了“教会大学生爱自己、表达爱,接受爱,拒绝爱,维系爱和放手爱”这样的宗旨和追求。

除此之外,“学会恋爱”被放置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课程中,无论是有无恋爱经历的人大概都很难想象,恋爱首先要被教育视为一个心理问题而非情感问题。目前我还无缘看到这一教学大纲的完整内容,但从恋爱课这一讲的标题来看,很容易被理解为如果不照课堂的要求学会恋爱,大概是要与幸福无缘的。

古往今来,爱情之所以被视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就在于它本身是建立在人性的自由和舒展之上的。正因为这样,它才会呈现出丰富斑斓的形态,铺展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呈现生活的美好。如果有这样的认知,我们就很难接受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要通过课堂去学习去获得爱的能力,并且“健康”地恋爱。

我想,如今的大学教育当然不至于古板到,要对大学生恋爱出台一套教程和一套规范的地步。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大学和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确实有教育和管理大学生情感的愿望和冲动。一年多以前,有大学校方专门安排学生带上红袖章,巡视校园去制止校园情侣的亲昵行为以体现“校园文明”。如今的大学恋爱课,同样在某种程度上表明,高等教育还停留在自我感知和封闭运行的阶段,在人的基本权利和情感被认定和尊重的今天,将课堂上教育学生恋爱,涉及性乃至同性恋的话题,自视为教育开放和与时俱进的一种表象。

我不否认,当下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校园管理,对校园恋情确有驱魅和脱敏的必要,但问题在于,目前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校园管理体现出的,恰恰是对校园恋爱过敏和警惕的表现。避而不谈是过敏,限制干预是过敏,管教情感同样也是过敏,也是不正常。

大学校园是成年人的世界,是正常的社交场所。如果我们把校园恋情当作一个窗口,就很容易从它所受到的对待中,看到高等教育如何看待自身的功能,大学校园在崇尚怎样的秩序和管理。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