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三公”经费公开还需“三个进一步”
www.fjnet.cn?2011-04-19 07:43? 倪洋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政府部门过高的行政成本,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不透明的“三公”经费更是为社会公众所高度关注,质疑其数额庞大,奢侈浪费严重,担心有腐败现象存在。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向“三公消费”亮剑:“三公”支出原则上“零增长”。财政部要求,中央预算部门应公开本部门“三公”经费预算。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会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今年3月底的最后一天,北京市财政局公布了公车数量:62026辆。将公务车辆具体到个位数加以公布,北京市在全国开了先河,也进一步推动了“三公”经费公开的步伐。备受瞩目之下,4月14日,科技部在中央部委中率先公开“三公”经费:2011年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为4018.72万元。至此,一直处于舆论重压下的“三公”经费也将从幕后走向台前。

此前已公布的2011年预算的部门,备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的“三公”经费没有露面。科技部率先明确公布“三公”支出,顺应了公众的期待,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同时,因目前我国财政预算分类科目中并没有“三公消费”这一科目,看不到“三公”支出的钱数,而科技部在财政拨款支出说明中以文字的形式公布了“三公”费用,这也是需要肯定的。因此,科技部率先在中央预算部门曝“三公”经费,的确起了个很好的头,也必将有力推动“三公”经费公开的步伐,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但是,“三公”经费从幕后走向前台,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制度要规范、机制要完善。

其一,还需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公开,还只是一个预算上的数字,还只是一个概念上的公开。至于预算项目是否科学合理、预算费用是否精打细算、厉行节约了,还只是个未知数。从目前科技部公布的超过4000万元的“三公”费用来说,数字比较庞大,进一步印证了公众的感觉还是有道理的,我国政府部门的“三公”费用确实有着很大的压缩空间。不在根本问题上压缩压缩再压缩、节约节约再节约,仍然难以顺应民意。要加强对部门预算的审核和把关,对一些不合理的项目要坚决的砍、使命的压、有力的省,降低行政成本,从而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向民生倾斜,为民造福。

其二,还需进一步规范。过去,之所以“三公”经费一直未曾被暴晒在阳光下,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财政预算分类科目中并没有“三公经费”这一科目,因此看不到“三公”支出的钱数。也恰恰因此,看不懂的预算表就成了财政暗室,“三公经费”已处于舆论质疑的漩涡当中。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有些财政供养部门本身在“三公”消费问题上就存有私心,有虚假编报、变通操作的嫌疑,因此害怕公开、不敢曝光。值得关注的是,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针对公车改革问题进一步表态,“今年要拿出改革方案,在一些部门试行”。这一让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曝晒在阳光下的决心,也是中央下决心建设廉洁政府的一大信号。但是,“三公”经费的预算项目和支出,还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杜绝弄虚作假、变通处理现象发生。从科技部曝晒的庞大的“三公”经费这一数字来看,也暴露了在此方面,政府部门改革的任务很艰巨,下一步需要研究改革的措施,促使“三公”经费的预算编报和支出规范。

其三,还需进一步透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透明是最佳的消毒液。既然是公开,就必须全面彻底,将一些细节都曝晒在阳光下,不能含含糊糊、遮遮掩掩,只是大而化之的象征性的公示一下、公布一回。而在具体的支出和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费用、产生的一些名目,不敢公开、不愿公开、不再公开,群众还是无法进行有效监督,也就难以遏制、降低过高的行政运行成本,职务消费、权力自肥等一些隐性腐败现象,也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因而,在“三公”经费的公开方面,还需要公开公开再公开、透明透明再透明,将每一项权力、每一笔支出,都运行在阳光下,全面接受群众监督、评判,从而真正建设起高效廉洁为民政府。

改革成不成功、彻不彻底,关键取决于有没有自我革命的决心。包括规范“三公”经费在内的反腐倡廉,其实是党和政府的自我完善、自我革命,必须横下一条心来、狠下决心、痛下决心,从我做起、从头紧起,出于公心、抛开私心,并一抓到底、一抓到头,而不能一阵风、走过场。否则,自欺欺人、自娱自乐,只会给群众留下话柄和骂名。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