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残酷现实”让青春如此逼仄
www.fjnet.cn?2011-05-13 09:14? 张铁?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照理,有家长关爱,有学校呵护,学生应该与社会有着“强联系”。但细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社会关系被残酷的现实挤压得如此逼仄。

美好的凋零,让人倍感不忍。10日晚,北京初三女生小美(化名),以自缢的方式,让自己定格在了最美好的15岁。正是学习的压力,再次让一个生命沉入永夜。

重审一个生命的消逝,无异于重新剖开伤口。如果,能倒拨时钟,再次绽放生命的鲜花,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方法防止悲剧的发生?如果把个人的命运放入社会的景深中考察,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挽留住更多可能挥别世界的生命?对这些追问的回答,已经超出了个体的意义和价值。

自杀,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的丧失。作为一个有主体意识、能独立思考的个人,总是会追寻生命的价值、生活的目的。或许是对亲人与朋友的牵挂,或许是对世界与未来的渴求,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梦想和心愿,都是推动生命之轮的力量。如果迷失了这样的价值意义,难免会丧失自我,失去活下去的勇气。

任何内心生活,都需要从外界汲取养料。在开创自杀研究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看来,自杀因为个人,更源于社会,而“社会整合”是关键性的一条。人与社会的联系纽带越少、越弱,就越容易自杀。循此,屡屡发生的中学生自杀事件,更该重视。照理,有家长关爱,有学校呵护,学生应该与社会有着“强联系”。但细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社会关系被残酷的现实挤压得如此逼仄。

发现女儿自杀后,母亲握着小美的手哭泣。这样的真情流露,让人动容。然而,在更大范围上来看,亲子的情感交流却并非如此顺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的比较研究显示,中国高中生最少和父母聊天,谈话内容基本局限于学习。近日一项调查显示,八成大学生不愿与父母说心事。小美最后的心愿,正是“想和妈妈谈谈”。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小小的祈使句,是何其沉重。

学校、同学、教师,这些孩子“社会整合”的另一个层面,同样有失效之虞。从QQ签名“很失落”,到一问学习就“紧张得不行”,我们可以想见考试、成绩给少女小美带来的沉重压力。如果同学只是竞争对手、老师只是竞争裁判、学校只是竞争赛场,青春该在何处安放?只剩下压力的世界,对于成人也是残忍的,更何况还是一个“心思重”的花季少女?

不仅是学生这一个群体,据报道,我国也是大国中自杀率偏高的国家。在社会转型期,各种规则的失效、行为的失范,让各种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日渐细弱。就像电影《摩登时代》中的隐喻,人只是社会的齿轮,而齿轮和齿轮之间,除了推转,哪有交流!

对于校园中含苞待放的蓓蕾,我们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制度,让他们能够更从容地接受阳光雨露,在各种社会关系的滋养中寻求到自身的意义,达成更圆满的成长。而对于更大范围内的更多群体,重拾社会信任,重建社会关系,重新寻回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才是社会管理者对逝者更大的尊重,对生者更大的善意。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