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尹晓冰式言论“毁灭”了大学精神
www.fjnet.cn?2011-05-24 08:51? 张剑?来源:东南空间    我来说两句

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是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副教授尹晓冰昨日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2011年5月22日《长江日报》)

大学校园又见“奇谈怪论”。如果说董藩教授的“四十岁四千万”是一种“激进”,那么尹晓冰的“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的善意提醒便是“激进”中的“升华品”了。这种升华,已完全将学术沦为经济的附庸,把传道授业的教师置于“不解社会风情”的尴尬边缘。

诚然,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大学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言论自由地”。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自由,不同领域的思想、不同意见的观点才会发生激烈的碰撞,思辨的火花才会在这里“扬帆远航”。然而,思想与言论的自由,却并不代表话语权的“肆无忌惮”。集多项“头衔”于一身的尹晓冰,不可能不知道大学精神的这点“常识”。对这些,他是如何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他又是秉承着怎样的育人精神教授他的学生?笔者很好奇,也很疑惑,就此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还望尹教授释疑解惑。

其一,大学教什么?大学不是职教场,大学更不是经济的附庸。尹教授在课堂上用“你买得起吗”进行“赤裸裸”的教学训斥,这与“王婆式骂街”有何区别。虽然尹教授是经济管理出身,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经济管理的就有钱,就可以把金钱拿出来“显摆”。雅斯贝尔曾说:“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那么,大学教育就不应该总是和经济效益挂钩,而是强调精神立人的重要性,从“象牙塔”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一位“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位金钱的崇拜者。

其二,大学教师不全身心投入教学,又该干些什么?如果所有的老师都忙于填表格、都忙于申报项目,所有的老师都把教书育人当成一份职业,那么,大学精神又该从何处构建?而这,又是不是对大学精神的一种“毁灭”?

其三,尹教授的金字塔分类标准,依据从何而来?底气从何而来?位于最顶端的“学霸”和行政管理者是不是就真的比中下层教师能力强,这还有待时间的证验。但这种明显的“媚权”倾向,却是对“自由、平等”的大学精神最大的误读。殊不知,大学老师虽有能力大小之分,但绝无等级高低之别。

老师是大学的主导,是学生前行途中的引路人。如果我们的老师抱着“炒作”和不负责的态度,发表一些令人“深恶痛绝”的言论,不但会泯灭自己的人格,更重要的还会“毁灭”本就稀有的大学精神。真挚的希望尹教授之流能管好自己的嘴巴,毕竟,这类大学教授越多,大学精神便会越少。

原文地址:http://sns.fjnet.cn/space.php?uid=735699&do=blog&id=25598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