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网络文学也有自己的野心
www.fjnet.cn?2011-07-29 09:52? 王佩?来源:新闻晨报    我来说两句

一位七十多岁的中国美院教授,在文艺理论方面颇有建树,最近却迷上了《盗墓笔记》,一直关心大结局何时问世,那些悬念大坑何时能够填上,为了预先知道结局,曾四处打听作者南派三叔的联系方式,想请他吃饭。

南派三叔告诉我:“对于写过超长篇小说的人来说,填这些坑实在太容易了。我现在只是没有时间而已。”作为国内最成功的通俗小说家,他的主业却是一个外贸公司老板,创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最近正在醉心于一部“天才之作”的创作,内容与数学有关,灵感是他在做梦中得到的。另外他主编的一本杂志《超好看》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上摊。

没有一个作家的成功是偶然的,南派三叔也不例外。他出生的地方很像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村落,他的妈妈祖上是开砖窑厂的。按照当地的风俗,女人到了50岁都要养乌龟,人一仙逝,乌龟就神秘失踪。南派三叔的外婆小时候经常给他讲一些惊悚的故事,比如一户人家买了个院子,请风水师来看,风水师说问题在地下,于是挖呀挖,直到挖出一个血棺材……这些神秘而恐怖的情节,直接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

在发表《盗墓笔记》之前,他已经写了至少2000万字,几乎都没有发表过。在创作方面,他有超人一等的勤奋,很多创作是在开车时,用录音方式完成的。在网络时代,他的付出很快有了回报,他和《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一起,开辟了通俗文学的盗墓时代。

但是盗墓文学一直登不上大雅之堂,这主要是因为肇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网络文学一直行动先于理论,写手虽然前仆后继,作品虽然层出不穷,但理论研究方面一直滞后。在学院派把持的主流文学界,对网络文学和通俗文学一直采取排斥态度。

青年文学理论家夏烈看到了这一理论盲区,他敏感地意识到,过于迷恋文学小传统和作家权力谱系,其实已走进一条死胡同,社会注意力中心的转移,已使主流文坛遇到生命体征减弱的危机。相反,网络文学以其与现实社会的亲密接触、以其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最广泛的受众基础,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不过相对欠缺的是,“网络文学的作者泥沙俱下,整体文学基础薄弱,大量好题材被当作粗劣的快餐来制作,实属浪费”。

因此夏烈提出了类型文学 (一种“通俗文学”的学术提法)的概念,他以超广的人脉、超强的活动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开始为网络文学正名。2007年,在夏烈的游说下,杭州市和浙江省作协先后成立了网络文学类型创作委员会,这相当于传统文学机构对网络文学羞答答地接纳。在夏烈的推荐下,浙江省文联今年推荐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作为茅盾文学奖的参选作品上报。虽然最后被“技术性”刷了下来,但的确让网络文学扬眉吐气了一把。

南派三叔对“茅奖”这样的荣誉并不太看重,他有更大的野心,目前他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好莱坞,他创作的《盗墓笔记》电影剧本已经被派拉蒙公司买去修改润色,虽然距离拍摄还遥遥无期,但可以期待的是,他最有可能为中国作家在好莱坞打响第一枪。

我问他:“你是中国最会讲故事的人吗? ”他说:“我很希望它是假的。 ”他认为自己讲故事的能力目前是没人可超越的,即使有一天灵感枯竭,也可以靠叙事技术写小说卖钱。

作家与商人的双重身份有时会让南派三叔感到困惑,写作引发焦虑,焦虑增加体重,他还会经常失眠。我问他怎么看待写作在生活中的位置,答曰:“写作是我不追求任何利益都可以做下去的工作。”这么说,南派三叔写《盗墓笔记》不是为了钱,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相信了。

(作者为知名文化评论人士)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