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人指南扶不起“救人焦虑”
www.fjnet.cn?2011-09-08 10:35? 南朔?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9月6日,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同时发布的指南还有《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9月7日新华网) 见死不救,见“老”不扶,已经是当下频频看见的一道景象。每个网友都义愤填膺,每有遇见,必有一番道德谴责;每个围观者都略显冷漠,每次遭遇,总是袖手旁观。这种局面要得到扭转,必然需要一番努力与作为。而卫生部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等一系列的“指南”,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难免承载着公众的希望与寄托。 光就扶老人指南或救助儿童指南而言,这本身所写的,其实是一种技术手段。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救人,什么情况下不能直接救人,面对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技术与手段等。这些知识,可以说是“急救常识”。这样的急救常识以这样的文件出台,可以看出卫生部对这的重要,但光抓技术,显然没有抓住见死不救,见“老”不扶的七寸,也和公众的期待有点相距甚远。 于是,有网友调侃,这样的指南,还不如网友的“攻略”。的确,网友的攻略中有如何规避自己救人风险的技术,譬如救人前先找证人或拍下现场,以免被人讹传。公众的聚焦在此,正是因为公众担心救人后需要承担的风险,但不救人,道德上的谴责,往往又无可避免,这就使得公众在救人,或者不救人面前变得纠结。而公众希望的指南,也是如何规避这风险,之后再谈技术,但卫生部的指南,却反其道而行之,遭遇非议也就在所难免。 所以,卫生部的技术指南,不可能解决道德上的焦虑,也无法规避被讹的风险。只要风险依旧,见死不救、见“老”不扶的境况就不可能真正改善,哪怕我们知道的专业知识再多。因而,我们完全可以断定,避谈风险只谈技术的卫生部指南,扶不起“救人焦虑”。这一纸指南,不可能改善见死不救的现实困境。自然,这种规避风险的意识,是公众的期待,是民意的趋势,至于卫生部有无此意,自当别论。 不过,在这一系列指南出台之后,我们反而要担忧另一件事情,即指南成为见死不救新的挡箭牌。做个简单的阐释,如果说之前不敢救人是因为害怕被讹,而这样的理由难免牵强,也很难站得住脚,毕竟,被讹的并不见得就特别多。而如今,即便是害怕被讹,很多人也可以规避道德上的谴责,美名曰“我不懂指南,害怕自己的好心误用了”。果真这般的话,那才叫人抓狂,而这又是不得不现实问题,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与警惕。如何规避这样的可能,应是当前最该思考的问题。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8]最高法也该出台“扶老人法律指南”
- [ 09-08]老人倒了你得扶,然后才是怎么扶
- [ 09-08]扶跌倒老人需“道德”,也需“技术”
- [ 09-06]车主称搀扶老人被判赔10万 律师质疑舆论偏向
- [ 09-06]老人倒地死亡后的道德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