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决定书店未来
www.fjnet.cn?2011-10-09 18:00?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 我来说两句
当然,好书店还得有好书。好书,就是出版社的事情了。 首先,要出好书。 要出好书,出能卖好多年的好书。这些年来,中国出版进入一个误区,单纯依靠品种数量来拉动总量的增加。一年出版十多万种品种,其中有多少好书呢?出版大国有什么意思?中国这么大,大是应该的,本来就是的。出版大国为什么不是出版强国?只有数量没有质量,自然不强。就算从去年开始,从张悟本开始,出版社屡次害苦书店。这还算是比较极端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那么多的短命的一次性的品种,滥竽充数,招摇过市,来去匆匆,劳民伤财。为出版社做分析时,会经常提问: 一、统计过每一个品种带来的码洋吗?平均值是多少?控制线是多少?不及格的品种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重印率是多少?有多少品种没有重印?有多少品种只卖了一年、只卖了一季? 三、品种总量中,有效品种占多少? 那么多的无效品种,折腾了书店,也折腾了出版社。 所以,出版社要出好书。 然后,好书要维护好。最不可思议的事,是好书往往会断档,是出版社已经放弃了维护。印象中,中信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已经卖了10年了,还是有码洋,不低的码洋。这10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好书不要太多噢。 出版社不要只盯住今年的好书,要花大力气维护历年来的好书。一个出版机构的传统和口碑,光靠一次性的新书是建立不起来的。 最后,要改变现行图书定价和结算折扣的状况。 业外说中国书价太贵,尽管错误但尚可谅解。业内如果有谁也这么说,那就太荒谬了。书价永远也跟不上物价,这个不用讨论了吧。比较于不停上涨的物价,书价永远滞后,永远不可能超前。那么,对于2011年的零售书店来说,就是以2010年的书价、2009年的书价甚至更早的书价产生销售,带来的利润如何抵消2011年的成本?所有商品都有调价的可能,唯独书价不行。 书价过低,就意味着销售总量过低,低到不足以摊销经营成本。同时,书价过低,也就意味着出版社与书店的结算折扣没有调整的空间,最终导致零售书店获利空间过于狭窄,完全不足以摊销越来越昂贵的经营成本。 至于结算折扣这件事,一些出版社往往高高在上,等着书店开口提要求。出版社为什么就不能主动些,说我们已经充分考虑到书店零售的困难,我们愿意下降多少个百分点呢?为什么这么动人的场面永远不会出现,那是因为一些出版社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真正意识到零售书店的存在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书店没有定价权,有定价权的出版社又不进行零售业务。零售书店的赢利空间远不及百货、超市、菜市场,一些出版社看起来一点也不着急。卖书比卖菜还不如,总有一天,我们会被迫不卖书了,我们去卖菜。等到书店变菜市场了,出版社有能力去种菜吗? 是不是非得等到这一天,一些出版社才会感觉到让零售书店活得那么艰苦简直就是一种罪过? 这么说,出版社可能也很委屈,说出版社在书店那里也吃够了苦头,譬如付款,譬如退货,譬如各种不能公开的刁难。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出版社能不能优待一下你们心目中的好书店呢? 至少,我们没有感受到这方面的优待。 维持书业的正常运行,出版社需要做太多的事情,太多必须做好的事情。出版社要提供足够的好书,要维护好书的供应,要提高书价并降低折扣。 仅仅如此,自然还是不够的。即使加上出版社的力量,也很难改变零售书店艰难生存的困境。我们希望免去零售书店的所有税赋,这一笔对于国家或地方财政来说简直就是微不足道的税款,在于零售书店就是一项沉重的负担。至于其它的优惠政策,当然也是多多益善。 而这些,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办好我们的书店。图书不是一项过剩的商品,在制造、流通和消费三大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使得书业充满悲观的气氛。我们应该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能够乐观起来。出版社将出版做好,书店将零售做好,码洋是一定会有的。 这个愿望,姑且算是我们的未来吧。 (作者系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博库书城有限公司、博库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2]调查称上网群体“阅读指数”高于不上网群体
- [ 10-31]纠结书店兴衰 不如关注阅读生态
- [ 10-31]“光合作用”关门不是阅读的末日
- [ 08-09]青春文学拯救“中国式阅读”
- [ 06-14]高考阅读题考倒原文作者不值得大惊小怪
- [ 05-30]调查称国人阅读率“回暖”数字化阅读增幅最大
- [ 04-26]期待付费数字阅读走进“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