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17年公车改革屡改屡失败原因安在?

www.fjnet.cn?2011-11-29 10:29? 肖勇?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公车改革举步维艰,备受公众关注。然而,近日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发的两份文件却给“沉睡”的公车改革注入了活力。(检察日报)

难道公车改革真的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文件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降低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的采购价格,明确要求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这比此前的标准降了2万元。仔细看,这个规定还是头痛医痛的办法,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成本降低,中档车昔日王榭堂前燕,今日已入私家车,降低标准不能解决公车存在的问题。

第二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改革”。公车社会化改革也不能彻底解决公车存在的问题,因为仅有社会化如果没有公开化,公车这一和权力相结合的“怪物”,一经不受监督的权力掩护,会演绎更多的疯狂。

百姓对公车不满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高标配置;二是公车私用、滥用;三是公车维持维修漏洞巨大。如果这三方面的具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公车的存在就会比较合理而适度。

为了解决这三大瓶颈问题,各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但是因为没有系统性,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和公车捆绑的权力监督问题,往往是老问题解决了,伴生了新问题,或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公车管理总是很纠结。

比如发放补贴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但这是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适用,广大的农村和交通欠发达的地区,是没有办法推广的,况且补贴多少也是一件难于统一的问题。公车尽管有缺点,但是目前还是必须要存在,因此这项看起来比较合理的改革,也不能彻底解决公车的存在的弊端。再比如一些地方高科技监控,虽有了监督,但这种监督还是体制内的少数人监督,实践证明他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彻底解决公车的弊端,就要根据存在的问题,系统的进行制度设计,才有较好的广普性办法。笔者认为首先要真的解决公车的公开监督问题,公车是用来提高办公效率,不是显示等级,也不是变相福利。要解决广大纳税人和普通群众公开监督的问题。

为此,第一全国的公车应该按照统一的标准外包装,在外表涂装“单位+公车”的字样,走到哪里都逃不脱群众的监督,公车不该去的也就不敢去了,不该买的也不敢买了。

第二仅有如此还不行,公车应该按照一定的区域集中维修、维护,并保全所有原始资料,接受社会监督和审计。

第三因为这样设计很公开,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完善上述环节的惩戒制度,一旦发现违章、违规。首先当事人必须承担产生的一切费用,其次按照行政纪律给予严惩,并公开。

这样的以公开为前提,以社会监督为抓手的系统管理,才有可能割断公车和权力的捆绑,从根本上解决公车身上存在的弊端,使公车为公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