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不接地气的纪录片只能被观众抛弃

www.fjnet.cn?2011-12-02 10:33? 马长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纪录片要接地气兼具艺术品格和高端受众的纪录片发展理应前途无限,但是实际却并不乐观——对目前纪录片市场存在的问题。业内人士分析说,目前国内的大部分纪录片靠国家投资拍摄,鲜有民间资本流入。播出平台局限、观众心理隔阂、回报率低和纪录片本身质量不高、市场定位不准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影响着纪录片产业的发展。(12月1日《光明日报》)

专家把目前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困窘归咎于低端制作与无效传播的恶性循环,认为比较明显的问题是观众并不对纪录片感冒,他们更愿意在影院中欣赏有剧情的虚构电影,而不是纪录现实的电影作品,中国观众还没有培养起看纪录片的意识,这需要时间和环境的积淀。这也许有道理,但肯定不是全部。 近些年来,我对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了解差一点就一无所知了,仅仅知道还有那么一回事而已。看到上述报道之后,我很有兴趣地上网搜索了一番,可是,虽然对中国纪录片有了一点点印象,但我的兴趣也就到此为止了,不是我无缘观看,而是我根本就不想观看。

我查阅了几部纪录片的主要内容,发现这些纪录片大多属于“宏大叙事”,或者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历史或者风景娱乐片之类,贴近现实的作品太少,而且也不是公众最关注的话题。

以我对“纪录片”的理解,纪录片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不管是对历史的挖掘、反思,不管是对文化、文明的探讨,还是对人类生存的关照,还是对现实社会当下生活的深入观察,作为纪录片,要让观众有新鲜感,要给观众亲切感,要让观众感觉得到影片对观众的关注,观众才可能产生买你票的意愿。然而,如今的中国纪录片也许看上去很新鲜,但跟观众,跟这个社会的大多数,关系显然不够密切,亲和力欠得多。

很多中国纪录片还犯了一个很时髦的毛病,也沾染了当前电影界的一些习气,好大喜功,大手笔大制作大题材大气魄,叫人觉得能拍出这样“大”的纪录片就是一项成就,很值得骄傲似的。但是,尽管这些纪录片有一定的内容也相当有分量,却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我甚至怀疑,有些纪录片未必是出于编导自己的兴趣而拍摄的,而是暗含了某些宣传广告的意味,把某种思想观念或者什么欲望植入了叙事中,结果是纪录片不幸掉进了宣传片说教片的窠臼。你究竟是要观众了解一个事实一个真相呢,还是要观众去上课受教育?

如果中国纪录片继续不接地气还自以为是,钻牛角尖般的照旧围绕“大”字做文章,煞有介事地怀旧,而视当下现实社会生活,无视公众的生存处境,不能勇敢面对现实,不敢为公众利益发声,这样的纪录片就无法找到足够撑得起场面的观众,谈什么票房基本就是一个笑话。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