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母亲河闽江焕发更美的容颜
www.fjnet.cn?2011-12-14 16:45? 金文钦?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公布的《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保护和污染控制、环境监控和应急处置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对于我省江河的保护,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时机。 保护江河,作为福建的最大母亲河闽江,无疑是重中之重的区域。 闽江历来以山清水秀而傲于世人,1962年秋郭沫若考察南平时触景生情赋诗一首《咏南平》,诗句 “车船无日夕,仿佛在渝州” 生动地描写了当年南平交通繁忙的景象。半个世纪过去了,南平作为福建出省的主要通道,如今铁路、公路交错纵横,陆上交通十分发达。形成反差的是水上航运已搁浅多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闽江流域某些生态功能的退化则是原因之一。 建溪、富屯溪、沙溪流经南平注入闽江。如果闽江源头的三条支流保护不好,闽江上游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闽江流域生态就堪忧。今日闽江水流量逐年减少,河床不断升高,给水运航道设置了障碍。这与森林储积量下降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有关。闽江上游原来森林十分茂密,目前森林覆盖率仍在70%以上。照理说是可以高枕无忧的,但多年来洪涝灾害照样频发,有时灾情还相当严重,看来生态质量依然脆弱。如果看不到这种隐忧,就不利于闽江生态的有效保护。 俗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深”。这个“山”是指森林郁闭的山,如果山上树木砍伐殆尽,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成了秃头山,蓄水的功能弱化,水资源枯竭,生态危机就不可避免。目前,闽北的原始生态林减少,常绿阔叶林所剩不多,进入视野的多为针叶林、经济林。须知,针叶林、经济林防灾功能远不如阔叶林,大树、森林才是生态健康的标志。 森林消失引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以无情且无休止的惩罚,现在枯水期山区溪河断流的不在少数,有的山村连饮用水都成了问题,却未引起有关地方高度重视,依然盲目乐观,我行我素,甚至为自己的短期行为辩解;一些地方对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仍然引进,甚至享受退税特殊待遇,以至让那些狂吃木头的企业大行其道。实际上,这类企业不知消耗了多少阔叶林木。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显然是得不偿失。 保护闽江流域的生态,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为此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关系,发展经济也好,发展旅游也好,都要十分珍惜自然资源。一方面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同时出台相关政策,给闽江源头群众发展经济以更多支持。若能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让种树养树的收益远高于砍树卖树的收益,那么,闽江流域生态就能得到有力保障。 在远古农耕时代,人类刚从丛林里走出来,生产力极其低下,能称得上生产资料的主要是森林土地,能够留给子孙的财富也是森林土地。“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古训由此得来。可见,一代为一代着想,前人为后人造福,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动力。如果只满足于自身的需要,没能为将来留下什么,我们这一代人将有愧于子孙后代。 闽江发源于闽赣、闽浙交界的杉岭、武夷山、仙霞岭等山脉,流经本省境内的30多个县,全长达540公里,养育着福建1000多万人口。保护闽江母亲河,事关福建的大局,事关福建的未来。借助《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颁布的契机,加大对闽江等江河的保护力度,我们的母亲河将焕发出更美丽的容颜,造福全省人民。(福建日报)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