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潜伏《潜伏》”,反讽了什么
www.fjnet.cn?2011-12-15 08:50? 张贵峰?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在谍战剧《潜伏》中饰演保密局档案股股长“盛乡”的演员吉思光,近日被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警方发现是1998年结伙袭警抢枪的逃犯,已潜逃13年。吉思光曾参演30多部电视剧,并有多家媒体对他进行过采访。12月7日,吉思光被抓捕归案。(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22版) 曾在曹操墓争议中名噪一时的“打假”专家“闫沛东”,实乃涉嫌诈骗犯罪的网上逃犯;谍战大戏《潜伏》中的演员吉思光,真实身份竟也是逃犯。相比前者,后者显然更雷人,也更具反讽意味。在电视剧《潜伏》中,吉思光饰演的“盛乡”,因出卖情报受审,最终被人诬杀。而现实之中,吉思光居然原本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袭警逃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能达到如此浑然一体的境地,岂不格外令人感慨? “大隐隐于戏”的离奇经历,显然也是对时下演艺界、娱乐圈生态的一种反讽。吉思光在演艺界、娱乐圈混迹多年,不仅没有被识破身份,反倒“受到了许多导演的喜爱”。如果吉思光并非特别优秀,那只能从侧面表明,他所隐身潜伏的这个行业,原本就鱼龙混杂。 当然,能从吉思光“潜伏”经历中,感受到尴尬的并不会只是演艺界。负有抓捕吉思光职责的警方,恐怕同样也会如此。13年的逃犯、“曾参演30多部电视剧”——不断公然在银屏上招摇露脸,办案警方竟长期未觉察,岂非咄咄怪事?今天已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置身其中,“真作假时假亦真”式的“潜伏”,确实已变得越来越简单容易——学历文凭、社会身份角色乃至长相容貌、人生体验等等,都可以十分方便地杜撰虚拟。 但是,对于真实的社会文明而言,虚拟的“潜伏”,显然不应该是无限、没有边界的。至少,那些最基本的底线秩序、原则,是不容虚拟潜伏的。比如,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秩序和原则,惩恶扬善的社会公平正义秩序和原则。否则,任由“潜伏”泛滥,无人不潜伏、无事不潜伏,触目皆是虚实不分、真伪莫辨的社会现实,那么将遭遇尴尬和反讽的,恐怕就不会只是某一位个人或行业了。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15]名利时代,无法“潜伏”的逃犯
- [ 12-12]“逃犯享受低保”是场黑色幽默
- [ 12-06]逃犯成“学者”,小骗何以掀巨浪
- [ 09-30]“狱警逃犯”的看点不是“临时工”
- [ 09-26]大义灭亲,逃犯可否从轻处罚
- [ 09-16]悬赏通缉逃犯奖金何必悬殊
- [ 09-15]抓捕越狱逃犯须善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