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专业选择宜疏不宜堵

www.fjnet.cn?2011-12-19 10:15? 萧善匀?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热线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反映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要求毕业生必须开就业证明,包括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如果不开,后果自负。据有的学生介绍,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档案还在学院,这些毕业生不敢不去开就业证明。

一边是教育成本高企,一边是学生就业难,教育部就将就业率与大学专业的"生死"挂钩的政策显然是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2004年教育部表示对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今年政策调整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但加大高校教学评估中的就业率权重,就业不好的专业面临少招停招的危险的基本面不变。

然而这一做法并没有有效解决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反而催生了高校就业率注水与造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威逼学生假就业不过是冰山一角。2010年孝感学院以扣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相要挟,逼学生找单位盖章抬高就业率。结果这个二本院校的"就业率"超过90%,部分院系接近100%。就业率如此闭门造假,学生无奈"被就业",找不到工作还要配合学校造假。原本出于善意的政策使得就业难的学生雪上加霜明显有违政策的初衷。

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必然产生供给。越是热门专业越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和学费,是高校追风开办热门专业的利益动机所在。这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企图用行政力量取代经济规律对学校和学生大包大揽是导致通过就业率调整学校专业设置政策走偏的主要原因。学校和学生可能盲目跟风,选择了不利于就业的专业,并不等于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或者成为被剥夺选择权利的理由。学生就业率不高,风评不佳,学校难以招到生源,自然选择淘汰相关专业或被淘汰。因选择错误而付出的代价同时也是教育产业优化过程中无可逃避的阵痛。行政力量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干预。如果笃定哪些专业可以就业哪些专业难以就业何需与就业率持勾,直接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统筹岂不更好?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并非都是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原因,还与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有关。另一方面就业率不达标专业被减招或者停招的压力下就业率造假成风,干扰正常的招生就业秩序、误导国家招生就业政策。两相权宜,单纯以就业率论英雄将专业设置一刀切显然弊大于利。同时学校和学生选择专业的热情宜疏不宜堵。哪些专业更好,未来就业率可能更高,好在哪里?高在哪里?相关部门需要给出令人信服的数据和说法方能令学校和学生动容。学生不会与自己的前途过不去。学校更不会与自己的"钱"途作对。

今年,教育部宣布我国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在此基础上,以相关数据和机制为基础,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学校和学生理性科学地选择专业远比直接动用行政力量强行干预来得更为有益。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