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关注 > 正文

少点模仿,多些创新

www.fjnet.cn?2012-01-18 11:22? 郭丹?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号召要“创立新知”。创新是文化繁荣的助推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很重要。

可是,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文化领域模仿成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不久前表示,目前中国文艺作品90%属于重复、复制和模仿,创新作品不多。比如,近几年的电影或电视剧,都时兴经典重拍,但基本上没超过原作,因为他们在模拟原作的基础上,并没有多少创新。这种现象,在社会语言界也是如此。某个词语或话语出现后,众人群起而仿效之,如“谁动了我的奶酪”,模仿者的句式就是“谁动了我的XXX”;有一部电视剧叫“我的团长我的团”,那么,就有许多“我的XX我的X”出现。还有,一些电影走红后,其名字也都被一一模仿,如“一地鸡毛”、“非诚勿扰”等等。

有人或许会说,这些都只不过是大众娱乐节目而已。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一些影视节目,收视率相当高,在受众中特别在青少年中所起的潜移默化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像上面所举的语言的运用,已经涉及我们的社会语言是不断优化创新还是低俗浅陋、千人一口的问题。当这样的因袭模仿成为一种社会思维的共性和惯性,甚至成为一种社会心态和价值认同,以至小学生都不自觉地在这样的大众教育形式中,逐渐养成模仿性思维,文化还怎么谈得上创新呢?

类似的情况已经波及学术界。当今学术界模仿、重复的东西比比皆是,极少创新之作。鲁迅研究专家张梦阳先生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得出一个看法:80余年来的鲁迅研究论著,95%是套话、废话、重复的空言,顶多有5%谈出些真见。近年来学术剽窃和失范的现象虽已遭到普遍挞伐,现在写论文公然拷贝别人的文章然后进行剪贴的现象似有所收敛,但“意袭”者比比皆是。如此因循模仿,如何会有新意?更令人担忧的是,受此风波及,一些初学者还以为这就是写论文的正途。如此,不但谈不上创新,还因为作者已经形成了认识误区,长此以往,必将葬送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再来想想“钱学森之问”,对创新的问题就可能有更深的认识。钱老问的是大学为何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也就是创新型的人才。钱老非常怀念他的母校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他说:“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加州理工学院的创新精神不是孤立的,它与大环境有关。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并不是只到大学才开始。它应该从幼儿园就开始,着力在全社会创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只是金字塔的尖顶上的事情,其基础在社会,在底层。如果国人的思维中缺少了创新意识,大学是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

中国是个文化大国,有深厚的文化传统。但因袭模仿,不是对传统的继承,是淹没和亵渎了传统。只有创新,文化才会发展。少点模仿,多些创新吧。(福建日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