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防治地面沉降当反思发展理念

www.fjnet.cn?2012-02-21 07:48?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由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编制的中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已获得国务院批复。在全国范围内防治地面沉降已被提上议事日程。(2月20日《中国新闻网》)

我们生活的城市很可能正在一点一点往下沉,只不过我们一时没有觉察到。最新报告显示,我国20个省区市中超过50个城市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累计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总面积达到7.9万平方公里,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地区和汾渭盆地成为重灾区。地面沉降不仅会毁坏建筑物和地下管道,影响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还会在沿海地区引起海水入侵、港湾设施失效等不良后果。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评估,几十年来,长三角地区因地面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共计3150亿元。

随着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一场“拯救地表”的运动已经吹响号角。事实上,虽然某些天然因素可以造成地面沉降,但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的:地下水、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资源的过度开采;城市建筑;重大工程造成地基土体发生缓慢变形……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脚下的大地。防治地面沉降,必须对我们过去的发展理念深刻反思。

是不是需要这么多高楼大厦?平均每天“站”起一座高楼,曾令上海引以为傲,如今却不得不面对“楼升地降”的尴尬。上海的软土层地表就像一块海绵,在海水的“一泡”和高楼大厦的“一挤”下很容易发生变形。研究显示,高容量的高层建筑在上海地面沉降中的影响能达到四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地区的地面沉降就达每年12毫米到15毫米。当脚下的土地不再坚实,光怪陆离的高楼大厦也失去了色彩。

还要走“污染地表水,过采地下水”的老路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三角苏锡常一带的乡镇企业风起云涌,但由于环保意识不强,污水废水的排放造成了地表水严重污染,不得已只好转向地下取水,而过量的开采地下水又使得苏锡常的“漏斗”连成一体,以地下水水位下降10米计算,漏斗面积已达5000平方公里。当意识到地下水并非取之不尽,过采将导致严重后果,我们能否对珍贵的地表水多一分呵护?

以水资源为筹码换取粮食的代价是否过大?30年前,河北农村一亩玉米的产量不过两三百斤左右。可现在一亩地的产量就高达1000斤,秘诀就是增加灌溉水量和化肥用量。数据显示,在华北平原,农业用水已经占到地下水开采量的70%以上。如果算一笔综合帐,打井抽水所耗的电费、化肥农药的成本,再加上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的各种生态影响,拿珍贵的地下水来换取一些廉价的粮食是极不合算的。农业生产,亟待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中医有个说法“三分治,七分防”。由于地层是塑性的,不是弹性的,地面沉降很难修复,所谓的反弹也相当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地面沉降,防大于治,在动态监测和灾害治理的基础上,做好源头防控才是治本之举。这不仅仅是国土、水利等部门的职责所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请记住,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