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媒体苛责警方不如正视民间力量

www.fjnet.cn?2012-02-23 09:31? 易国祥?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一日本青年自行车在武汉失而复得,三镇还没来得及体验这桩美事带来的快感,就遭致许多媒体犀利的质疑:武汉警方“选择性执法”、公共资源过度倾斜、洋人超国民待遇,总而言之,处置这件“外事”有违公平正义,利剑直接公权力。

笔者不否认武汉警方对这件涉外“小案”杀鸡用了牛刀,也不认可一辆自行车一定能捍卫城市的尊严,但奉劝媒体与网民对“寻车”中一股巨大的民间力量不能视而不见,提醒被媒体言论廉价“讨好”和“体恤”的武汉市民也不要妄自菲薄,我们自己也是堂堂正正的主角。从发布寻车微博到整个武汉“海底捞针”,多少市民参与其中,多少社会阶层发生互动、接触,而“捞针”的结果又是多么快捷、完美。更何况,帮助寻车只是网友自发自愿,这里面有武汉民众发自骨子里的热心快肠、大气、分得清轻重等等。

这就是民间的力量,没有民间的力量,警方不可能包打天下快捷搞定。立体透视整个寻车过程,警方不应该陶醉于自身的权威,也不应该在媒体质疑面前内心发怵,倒是可以从中积累一种职业自信,尤其应该从民间力量中找到打造平安武汉的力量之源。警方应该受到启迪:如果说警方是人民的保护神,那人民就是警方的靠山。

依稀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大概是一位港客在武汉不慎丢失了巨款,当时警方在全市发布重金悬赏寻物启事,动用全市广播电视力量宣传,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武汉市民期待奇迹发生,但最终无果而终。在我心上,这件事作为一座城市不太光彩一页始终没有翻过去。当时“满城皆惊”,证明公权力发力到了何等程度,最终没有找到巨款,这难道不是民间力量没有与公权力形成共振的原因吗?

庆幸主流媒体和网民对武汉公权力苛之切、盯得紧,这是武汉市民之福。但这种监督和审视是否可以多一点理性与公允。也许有些市民自己丢失的自行车还没有找到,我们为何不能从中正面解读更丰富的市民素质呢?如果公权力和民间力量联袂上演“失而复得”、甚至重造“路不拾遗”成为常态,这个城市最弱势、最无助的普通人不就有了和谐安宁的生活空间,武汉的城市形象自然水到渠成了。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