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应试教育"当家",汉服女生只好"回家"

www.fjnet.cn?2012-03-21 07:07? 郭  鑫?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3月19日,浙江永康丽州中学一名高三女生穿着汉服,若无其事地走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手上拿着一杯豆浆和一个粽子。该女生见到记者时弯腰作揖,动作优雅大方,称穿汉服到学校是希望向同学介绍汉服文化。学校表示为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已经派老师“送”其回家换衣服。(3月20日 浙江在线)

穿汉服去上课,的确有点特立独行,难免会引起围观。学校迅疾做出了反应,不但派老师“送”其回家换衣服,并叫她下午不用回学校,在家呆着。面对汉服“穿越”,学校对此难以保持静默也属自然,但这样的举动显得有些过度。汉服虽然少见,但绝非什么奇服异装,跟穿着暴露并不相同,并没违反学生守则的相关规定。而且女生穿汉服的目的不是为了显摆,是为了向同学宣扬汉文化,出发点是好的。学生之所以被要求换下汉服,与其说是违反了学校的规定,不如说是犯了应试教育的忌讳。

应试教育之下,获得好成绩和高升学率是最好目标,其他都要为之让路。在这种氛围中,任何影响学生学习的人和事,都被视为“异端”,必欲“除之而后快”。在学校和老师眼里,成绩好,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有个性,喜欢标新立异的学生则被看成另类,不被老师欢迎。在学校和老师眼里,学生穿校服上课,既“惊世骇俗”,又造成围观,“冲击”正常教学秩序,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也让学校颜面扫地。而这些都是应试教育和学校的大忌,所以学校才有如此大的反应。可以说应试教育“当家”的情况下,汉服女生“回家”换衣或属必然。

应试教育一味强调学生的成绩,重填鸭式教学,标准化“生产”,轻因材施教,人格培育,虽然创造了不少成绩优秀的“状元”,但却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产生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同时,应试教育也禁锢了学校和老师的思维和手脚,让他们习惯于守旧而非创新,倾向于管教而非引导。在这种思维主导下,一看到学生穿汉服上课,学校首先想到的不是肯定学生的创新力,而是担心这是不是违反了校规,是不是耽误了其他学生的学习。老师也不是想着如何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主动换衣,而是一门心思地强行“送”其回家。

学校和老师“送”学生回家换衣服,虽然让学校恢复了平静,但却深深地损害了这位汉服女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打击了她的创新精神。学校也许就此多了一个安心学习的听话学生,但社会有可能少了一个有创新勇气,热心宣传汉文化的人,哪个值哪个不值,其实一目了然,但可惜应试教育蒙蔽了太多人的眼。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