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国考”不能让国家信用降格

www.fjnet.cn?2012-03-29 08:21? 顾  燕?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泄题”日益成为各类国家级考试中刺眼的关键词。从考研、四六级、数学竞赛等教育考试,到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等人事考试,再到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考试,泄题丑闻屡见不鲜。面对买卖答案几乎成为产业链的现实,人们发现,泄题绝非单独的偶发性事件,日益呈现连续性、广泛性的特征。

国家考试之所以为人们广泛承认,在于组织方的公共性、公益性立场,其背后有着国家信用的强大支撑,各种选拔机制因此具有正当性和公信力,获得资源分配的合法性。某种程度上说,“国字号”考试,几乎就是国家信用的抵押。当个体或个别组织为一己之私利,操作泄题、“萝卜招聘”等人才选拔中的不公现象时,考试机制所必需的公信力就丧失了。在边界的模糊性和群体心理的非理性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公众对不公正和权力寻租的不满,必然会指向组织方及其代表的国家信用本身。

从长远来看,破坏人才选拔机制会在根本上破坏一个社会的动态公平。教育是社会公平的推进器,以高考、研究生、公务员招考为典型代表的国家考试,本质上是资源的再分配。捍卫它的公正性,就是捍卫每一个社会成员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权利,进而促进阶层流动,维持社会动态公平。当这种选拔机制也被腐败渗透,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在微观层面,个人的命运可能因此全然改变。在宏观层面,社会公平被扭曲,机会被人为垄断,公共资源沦为一小部分群体的“私器”,会造成马太效应。

当前,各类泄题事件的不断曝光,使信用危机呈蔓延趋势。观察其处理方法,我们却发现,相关事件方采取的都是“打补丁”的短效措施,缺乏根本性的追责和长效机制。在态度上,尽管组织方不乏正确的表态,但基本上都是被曝光之后、在各种压力之下的被迫回应,保证会组织调查给公众交代,在措施上,常常回避对事件本身的追究,只采取事后性的补救措施,并且在运作过程中的公开和透明度还不够,即使是直接利益相关者也无力发出诉求。

拿2012年考研英语泄题事件来说,尽管教育部表示研究生招考作弊案主要嫌犯已抓获,要求招生单位和有关部门强化复试考核。但很明显嫌犯只是作弊案件的环节之一,如果对事件的追责止步于此,很难说没有护短甚至找“替罪羊”的嫌疑。由于成本巨大,类似事件都几乎没有可能重新组织考试,因此强化复试考核固然是现实之举,但是具体如何强化,不说向社会公布,作为直接受害者的广大考生有没有权利参与?这些都是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相应的监督制衡力量,组织方所谓自查的力度值得怀疑,很可能逐渐演变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扬汤止沸的权宜之计,无法安慰公众的失望心理,也挽救不了信用危机。

国家信用不只是一个经济词汇,也绝不只是体现在发行债券这样的经济活动中,以国家名义、政府公信进行的各项活动里,都有它的影子。如果这里透支一点,那里透支一点,社会人心就会出问题。“国字号”招牌理应做国家信用的捍卫者、支撑者,不能成为降格者,更不能沦为透支者。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